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变化,写在村民的笑脸上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变化,写在村民的笑脸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5-29 16:23

  孩子们在共享农场体验田园乐趣。

  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棚里劳作。

  村民们进行拔河比赛。

  “竹坞”庭院内景。

  本报记者 史志鹏摄

  雄山公园游乐园夜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黄湾村委会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雄安新区首家共享农场长啥样?》

  北京西站到雄安站,50分钟。驱车半小时,来到黄湾村。

  傍晚时分,村子附近的雄山公园亮起了灯。广场上有人带孩子遛弯儿,有人在跳舞,还有的人在做直播。夜市熙熙攘攘,一家奶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如果是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外地人也会来玩儿。有时忙不过来,我会叫家人搭把手。”

  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乡村振兴也在同步推进。黄湾村正用自己的方式在雄安大地上探索与实践着。去年,全村集体收入达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58万元。20多年间,从落后村到“塑料村”,再到美丽乡村,这里的变化,透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弃“白”从“绿”思路宽

  黄湾村村口,有一座精致的牌楼。入村主干道是柏油马路,笔直宽阔。在20多年前,这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我们村是黏土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早先低洼处水能齐腰,没水的地方自行车粘住动弹不得,下雨天就甭想出门。”黄湾村党支部书记刘秋乱说。

  上世纪90年代,一名南方客商来村谈业务,由于路不好走,车一到村边只能停下。客商没走几步路,鞋就被粘掉了,最后只得扫兴而归。

  这个故事在全村传开了,更坚定了黄湾村拔掉“穷根”的决心。可对于一个村集体收入分文没有,还欠下不少外债的村子,发展谈何容易?

  在塑料行业干了十几年的刘秋乱明白,产业是带动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他决定在村里试试办个厂子。于是,他拉上两个生意有点起色的村民一起创办了集体企业天华塑料厂。后来又有一些村民参与集资。因为产业集中、不愁销路,塑料厂生意红火,当年就盈利20多万元。

  就这样,以天华塑料厂为龙头,村里建立了工业小区,辉煌时有83家塑料企业。塑料收入占村集体收入的70%以上,黄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塑料村”。

  “塑料产业让我们致了富,但它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刘秋乱说,新区设立后,一大批“散乱污”企业被关停,其中塑料包装企业占了很大比重。黄湾村积极响应号召,对村里的塑料厂进行关停并转。

  厂子关了,村民犯了难,不知未来何去何从。46岁的郭砚强是黄湾村党支部委员,以前也有自己的工厂,生产塑料书皮和文件袋。“后来想通了,保护生态环境是更重要的事,从长远看,它带来的效益更大。”郭砚强说。

  不做塑料,搞什么?“咱村距白洋淀东码头2公里,如果能吸引去那儿的人来村里玩就好了!”

  “吸引人来,必须要有好的环境!”

  “雄县历史上有大小雄山,能否建个公园,再现历史情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雄山公园最终成为黄湾村首个经营项目,为其弃“白”从“绿”打开新思路。“我们将无害建筑垃圾堆积成山,还修建了人工湖、石桥、喷泉,种了松树、柏树等观赏乔木及月季等花卉。”郭砚强介绍。

  雄山公园建成后,吸引了不少村民及周边群众前来游玩。今年“五一”假期,公园日接待游客最高达5万人,带动了村里餐饮、住宿。“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在不断探索中,我们选择走绿色发展的路子。”郭砚强说,乡亲们吃上“生态饭”,心里美滋滋的。

  排队体验田园乐趣

  一段时间以来,黄湾村的共享农场火了。“这种模式,目前在雄安新区是独一家。”共享农场负责人胡晓云介绍,每人只要支付一定租金,就能认领一分或二分地种植果蔬。农具、秧苗、肥料、用电用水等由农场提供。

  参观中,记者碰到了正在地里除草的马女士。马女士老家在北京,现在雄县县城居住。“这儿空气清新,抽空就过来翻土、浇水、栽苗、播种,出出汗多放松呀!还能吃上纯天然的绿色蔬菜,真好!”马女士很享受在小菜园中劳作的时光,她热情地介绍自己种的蔬菜,“这边是苋菜、小萝卜、快菜,那边还有油菜、豆角、茄子,自己吃一部分,也给亲朋好友送一部分。”

  “我们把种植认领区分为北京区、天津区、雄安区、石家庄区,目前菜地已全部认领,还有不少排队的。”胡晓云说,未来将规划更大共享面积,方便更多居民前来体验田园乐趣。

  在黄湾村,还能采摘。离共享农场不远,就是村里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玻璃温室中,西红柿等爬藤类蔬菜沿绳索生长,各类叶菜则长在栽培架上。

  “这下面不是土,而是水和营养液。每个蔬菜的栽培基座下都充满了液体,通过智能化水肥控制技术输送至栽培架顶部,然后精准滴灌到蔬菜根部。没有土,咱照样种菜!”黄湾村党支部委员胡江波说。

  园区的工作人员刘静正在棚里修剪西红柿枝叶,这是她的日常工作。“如果不修剪,枝叶挡着光,西红柿不好成熟,或熟了也不红。”刘静用手一指说,“瞧!最近来采摘的人不少,特别红的都被摘得差不多了。”

  刘静之前是名家庭主妇,没有收入来源。“现在,我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孩子。”谈起这份工作,她很满足。

  游客来了住哪儿?黄湾村在特色民宿上做起文章。沿入村主干道一直走,就来到了民宿一条街。

  竹坞、甘棠、石罅甘泉、吕庙烟波……每个庭院都有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走进竹坞小院,小桥、木亭、水榭映入眼帘,潺潺流水一下子让人心情舒畅。

  “盖了楼房后,村民陆续搬离了老院。村里就把这些老宅改成民宿,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胡江波说,目前已打造独门独院15处,共81间房屋,可租整院,也能租单间。去年,一个庭院就能分到五六万元,是村民个人出租收益的10倍。

  来自河北廊坊的张先生一家有四口人。临近中午,两个小孩在院里荡秋千,张先生和妻子在厨房做饭。“朋友都说环境不错,我们特意租了一年整院。”住了一段时间的张先生说,“这儿的确很清静,设施齐全,服务也贴心,惬意极了!”

  惠民举措暖人心

  十里八乡,都知道黄湾有个小学。“这两栋楼以前是村委会,后来转给了学校。”黄湾小学校长宋丽敏介绍,这几年,村里投资数百万元对学校硬件改造升级,促成了与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合作,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人数从开始的400多名扩充到800多名,一多半是外村孩子。”

  黄湾小学十分重视德育培养。在读书室,一本本信仰日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2017年4月1日,是一个令雄安人兴奋与难忘的日子,所有人的心沸腾着、憧憬着。这一天,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传开了。”在以“我与雄安共成长”为主题的日记中,三(2)班的王宥涵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了新区设立以来的变化,“教育条件改善了,家门口就有优质医疗服务,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宋丽敏说,信仰日记是学校从2018年开始推行的,旨在鼓励学生在传统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内心想法与感受。“不同年级、班级的信仰日记都摆在这儿,学生们可以互相阅读、学习与探讨。”

  除了“一小”,还有“一老”。黄湾村的老人,脸上常挂着笑。在这里,参加新农合的村民,在住院报销医疗费用后,还能享受20%的报销;老人每季度领取养老补贴:70岁以上600元,80岁以上800元,90岁以上1300元。

  79岁的胡俊青很早就患上心脏早搏,搭了支架。因为有基础疾病,这两年没少住院。这笔开销成了家里的负担。“最近一次我在县城住院治疗,花了5000多元,先报了3000多元,村里又报了700多元。”胡俊青说,这样的惠民举措让人心里暖呼呼。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然后去村后面的广场遛弯儿,“我一天能走一万步呢!”胡俊青说,村里有了老年活动中心,还在建老年食堂,“未来日子指定越来越舒服,我得把身体锻炼好!”

  黄湾村近年的变化,写在村民的笑脸上。漫步于此,最大的感受是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饱满,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强。刘秋乱道出了黄湾村治理的法宝:组建社团,开展多彩文体活动。“我们有篮球队、广场舞队、秧歌队、锣鼓队等18个社团。”刘秋乱介绍,特别是村里承办的广场舞大赛已举办七届,吸引了县内外百余支队伍参赛。

  18个社团中,有一个登山队,经常组织大家去不远的狼牙山登山。“我是个登山迷,很多村民也喜欢爬山。过程虽累,但在山顶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刘秋乱说,我们不会止步于今日的成就,还将带领乡亲们向着美好生活不断攀登。(史志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