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诗画乡村点亮“美丽经济”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浙江:诗画乡村点亮“美丽经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26 04:05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张青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习

  “风景美如画,幸福踏歌来。”行走在浙江广袤大地,一个个高颜值的美丽乡村扑面而来,一幅幅村美人和的共富画卷徐徐展开。

  2003年,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浙江率先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日前,记者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只见一座座七彩斑斓的彩绘民宿和民宅点缀其间,宛如置身于童话世界——

  不远处,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畲乡人正跳着竹竿舞与游客欢快互动;另一侧不远处,一辆高铁列车正呼啸着疾驰而过。

  然而,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红泥土路逼仄,生猪养殖场环境“脏、乱、差”,交通出行极其不便……

  “我们曾创下10天内关停退养三大生猪养殖场的纪录。”浦山村支委钟铭告诉记者,“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浦山村以环境整治为起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公厕提标改造等“三大革命”,同时积极推进乡村微改造、精提升,逐步走出一条发展新路。

  依靠民族特色风貌和美丽乡村环境,2019年,浦山村以“童话亲子+畲乡风情”为主题,通过场景塑造、社群营造和产业再造,打造出集花园、田园、乐园等于一体的未来乡村公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综合体。

  “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已从3年前的2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钟铭喜滋滋地说,“今年‘五一’期间,村里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可热闹哩!”

  农房变客房、田园变乐园、资源变资产,美丽乡村建设正不断催生出“美丽经济”。

  缺少资源优势,也没有产业支撑,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的妙山村,如今也显示了蓬勃的新业态活力,同样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

  2013年,汪士良返乡种植黄桃,成为村里发展新型农业的第一人。从5亩地到50亩地,黄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多。2020年,汪士良探索“农旅”跨界,办起了农家乐,种植的黄桃在村里就能直接销售。

  游客络绎不绝,黄桃也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他的带领下一起种植黄桃。“现在村里有20多户在种黄桃,效益还不错,每亩能有1万元的收入。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啦!”谈起致富故事,汪士良不好意思地笑了。

  和汪士良不同,90后民宿主理人赵丽敏是在2021年与妙山村结缘的。

  “山清水秀的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但当时并没有足够的休息去处。”赵丽敏向记者讲述她辞去城市高管,来到妙山村的故事,“对房间的改造并不需要过多修饰,通透的落地窗,就能让游客开门见山,满眼皆景。”

  闲庭、猫狗、诗书,赵丽敏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也为他人提供了诗意栖居的好去处。去年,妙山村新增30余家本地民宿及农家乐,吸引了2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实现接待游客36.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超1亿元。

  无独有偶,乡村环境的改善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作为曾经的浙东革命根据地,近年来,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通过优化升级“红色+绿色+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横坎头村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1+6”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从蓝莓、杨梅到猕猴桃、覆盆子,当地的特色蔬果都是美丽田园的经营内容。据了解,横坎头村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7年的32.4万元、27568元,增至2022年的366.34万元、47108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幸福感也不断提高。

  “千万工程”气象万千,如何通过进一步提升和深化让它绽放光华,助力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坐落于金华市义乌后宅街道的李祖村找到了另一条“破局”之道。

  在“十亩时光共享营社”来一次浪漫露营,在“猫的小院”边听音乐边撸猫,在“南瓜家糖水铺”品一碗糖水、闻一院花香……漫步在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清幽雅致的古村落,随时随地都能与一段文艺范儿的慢生活不期而遇。

  近年来,李祖村以国际创客村为定位,以乡村文创为助力,通过创客空间、乡村研学、非遗项目等多业态布局,着力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将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美丽经济”。

  “我们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农房,打造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并通过创客大赛、创客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成长方案。”李祖村运营团队负责人金靖告诉记者。

  现如今,李祖村已集聚国内外创客200多名,涵盖业态种类50多个,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这里竞相涌流:80后龚毅梅扎根“造物社”,精心耕耘着她心中的手作事业;90后楼沙漠霜带着古老的蓝染技艺创办了“沙漠的染坊”,用恬适惬意的田园生活承载起父女两代人的梦想;00后的唐一心和她的小伙伴们因猫结缘“猫的小院”,用心用情接力爱的传递……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蝶变为“国际文化创客村”,不仅昭示着“千万工程”的内涵之变,更折射出乡村振兴的需求之变。

  在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未来乡村社区,在小南海镇团石村,在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等,一路走来,记者都强烈感受到一种可喜的变化,即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美丽经济”的悄然升级。

  “浙江省持续推进‘千万工程’20年,才有了今日的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一方面,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民居改造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种投入会转化成美丽乡村和绿水青山;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美丽乡村及其生态和人文资源,发展镇村绿色产业,也能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另一种转化。”乡村振兴研究知名专家、湖州师范学院王景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五色凤凰装啰,绚丽映朝阳来;山哈一曲唱浦山啰,好一座森林山庄。”浦山村的畲乡人把美好生活写进悠扬的歌声里,歌声停留在笑意洋洋的脸上,飘进享受美好生活的心里……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