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争当学习“主角” 巴蜀学子何以寓学于乐?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争当学习“主角” 巴蜀学子何以寓学于乐?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5-19 15:24

  图为学生在“自主8分钟”做益智游戏。 黄维正 摄

  中新网重庆5月19日电 题:争当学习“主角” 巴蜀学子何以寓学于乐?

  作者 黄维正

  如何培养学龄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本周,恰逢重庆市巴蜀小学校90华诞“校庆年”之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举行,记者透过一场场学生自主策划、自由展示的“自主8分钟”活动课程和“课前3分钟”素养课程,了解重庆基层小学校课程结构化创新与迭代升级。

  “自主8分钟”搭建老师轻松、学生快乐的舞台

  “你知道‘∞’是什么吗?在我们巴蜀娃的眼里,它不仅代表数学符号里的无穷大,把它立起来,正好表示‘自主8分钟’活动课程。”随着学生代表热情讲述,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自主8分钟”活动课程以跨学科学习为主,即每天下午午休之后、第一节课之前的“8分钟课堂”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课堂内容和形式不限,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展示、发展和成功体验,让孩子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小先生”“小创客”“小达人”“小导师”。

  在巴蜀学子看来,“自主8分钟”是每天重要的“舞台”,每次“上台”,都需要精益求精的安排和排练,每次收获的掌声都能记忆良久。朗诵童谣诗歌、参与纸盘绘画、体验活字印刷术、加盟助阵辩论赛……记者现场看到,孩子们热情展示才艺,“玩”得不亦乐乎。

  “教育是做的哲学,好的教育应是儿童的自主教育,而自主教育应从学生自主‘创造’开始。”巴蜀小学老师程明敏介绍,该校把学生潜能转化为课程资源,聚焦学生跨学科综合意识的培养,“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参与体验和自主评价”的自主学习模式,让短短8分钟成为学生“我创造、我快乐、我成长”的“小讲堂”“小展台”“小舞台”“小擂台”。

  图为小学生辩论赛。 黄维正 摄

  小小的3分钟也可以有大大的精彩

  飞花令、新闻窗、妙语集、数字编码探秘、“We can,We show!We are the superstar!”、探究小实验、作业作品展、挑战大擂台……此时,不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课前3分钟”展示正在同步进行。

  “‘课前3分钟’素养课程,是各学科40分钟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巴蜀小学老师李晓薇介绍,教师在每堂课开始前,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段的目标,自主选择相关内容,用讲故事、朗诵、演唱、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个人、多人的展示。

  比如三年级的英语学科,设置了“we can act”(我会表演)主题,孩子们会选择喜欢的英语故事片段,用表演、配音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形式,我在接下来的37分钟的课堂中,会更加投入地听课、更有信心举手回答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魏锦清说。

  “我喜欢在数学课前三分钟,分享玩数学、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还可以担当小老师讲趣味数学题。”“我玩魔方特别好,向老师申请了专题课堂,教全班同学一分钟玩转魔方。”“一次科学课前三分钟我们小组的想法获得了老师的支持,自主研究出了室外自动防雨晾晒杆,获得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孩子们热情分享着小小的三分钟的“大精彩”。

  图为学生在音乐课前3分钟展示才艺。 黄维正 摄

  “课程创新的过程就是回到学生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创造过程。”重庆临江路小学校长郑书说,体验观摩“课前三分钟”“自主八分钟”特色课程收获良多,未来将探索开发更多自主学习的课堂滋养孩子,使学生获得自主、自创和自信的成长。

  据了解,巴蜀小学“自主8分钟”至今已有38年历史,“课前3分钟”已有22年历史。两类课程都以短课形态、自主为特色,旨在以小切口、碎片化、长周期的思路,优化课程实施结构,强化系统规划、结构化实施。

  如今,巴蜀小学特色课程已建立起包含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各年级主题内容的课程图谱,其特色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已影响辐射重庆市内外超300所学校,超10万人次学生。(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