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展技能风采 扬工匠精神——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见闻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展技能风采 扬工匠精神——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见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05-16 10:46

  ■聚焦点·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4日,“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迎来了一场全国性的盛会——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于5月14日至20日举行。

  今年职教周现场设置了职业技能展演区,开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全国30个省份、近430所职业院校参展。同时,作为职教周期间的“重头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部分赛项也在开幕式当天开赛。

  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关注。职教周现场人头攒动,人们感悟职业教育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领略职业院校师生精湛的技艺,看到技能成才的希望,感受职业教育呈现出的新形象、新气象。

  技能大赛扩大覆盖范围

  大屏幕倒计时跳动,显示比赛剩余时间。三四百人的赛场安静得只听得见金属碰撞的声音。选手们两人一组,互相配合,神情专注,按照任务书完成比赛任务。

  这是职教周启动当天进行的“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3个赛项的比赛现场。

  “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是中职组今年新增赛项。“今年的赛题更贴近现实生活,除了硬件方面的维修,还包括各种智能终端的数据恢复,还原岗位真实工作情景,赛题难度更大。”该赛项专家组组长何欢介绍,相比原先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今年该赛项内涵更丰富,满足人们日常的数字化生活需求。同时,该赛项首次试点师生同赛,教师和学生组队参赛,通过教师参赛,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带动专业发展。

  “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也是今年的新增赛项。随着无人机在监测、植保、巡检等行业日渐成熟,无人机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飞行操控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强烈。该赛项登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将推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以及人才培养。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在此指引下,今年大赛赛项在改革力度、专业大类覆盖、赛区数量、师生参与规模、头部企业参与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共设置31个赛区、134个赛项,首次覆盖了全部19个专业大类,同时试点设置了14个教师赛和16个师生同赛项目,全国有近320万名学生、25万名教师参与各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国赛参赛队伍预计超9000支,参赛选手近3万人。

  更多的学生能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示风采,未来可期。

  职教力量助力强国建设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虚拟数字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激光射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自动驾驶智能小车……穿梭在各职业院校展区,观众不仅被职业院校师生的精湛技艺所折服,也感叹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生活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也在职教周展出,包括制造强国、绿色低碳、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经略海洋、黄河战略、数字经济、人人出彩8个主题,多维度展示职业教育对接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在制造强国展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现场展示智能制造生产线综合调试技术、高级礼服立体裁剪和手工造花技术,让人眼前一亮。潍坊十中学生刘好格惊呼:“原来职业教育这么‘高端’!”

  “学校深耕制造业领域,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我们制造类专业半数毕业生就业于潍柴动力等头部企业,较好地服务了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说。

  在展览现场,一些职业院校学生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健康护理、智能机器人操作、传统工艺体验等展示服务,让观众体验技能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记者发现,一些家长还在展区咨询职业院校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年国家很重视职业教育,孩子对智能机器人很感兴趣,所以我替孩子来看看。”高三学生家长林先生表示,职教周让他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上职业院校也能有好的发展”。

  技能成就精彩人生

  在职教周启动仪式上,两名依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关注焦点,让人们看到职业院校学子走向广阔社会舞台、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风采。

  “00后”刘玉婷是潍坊职业学院工业分析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在开幕式上作为职业院校毕业生代表发言。她从一名普通高职学生,成长为全国技能大赛夺冠选手,再到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防单位人员。

  同样在开幕式上发言的王树军于1974年出生,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擅长自动化设备的定制化设计及自主研发制造,精通各类数控加工中心和精密机床的维修,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潍柴乃至国内发动机设备检修技术的佼佼者。

  职校生“逆袭”的事例不少。不久前,“我从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的邢小颖受到许多关注,她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过亿。19岁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邢小颖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担任清华大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如今已在清华任教9年。

  在职教周展览现场也有不少凭借出色的技能引起关注的职校学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刘新宇擅长釉上彩绘,去年被评为第三届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成为目前淄博市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

  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今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在形成。

  本报潍坊5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欧媚 魏海政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三亚首条水下隧道工程提速推进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