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泄露个人信息?智能充电桩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泄露个人信息?智能充电桩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2023-05-11 13:51

  信息安全已成充电桩面临的主要问题

  警惕 充电平台泄露个人信息

  当你对着车机发出“Hi”指令,它可以非常快捷地引导你前往某合作充电桩充电,这个操作过程正成为很多新能源汽车车主的习惯。不过,如此智慧的智能网联,也为充电桩带来了新的安全漏洞。记者留意到,近一年来,不仅国外研究机构对充电桩数据安全发出了警示;在国内,上周,工信部也罕见地通报了部分充电桩平台存在的信息被滥用等问题。

  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充电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充电桩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正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小心你的“电”会被盗刷

  在2022年底上海举办的一场国际安全极客大赛(GeekPwn2020)上,参赛队伍BladeTeam演示了对“无感支付”式直流充电桩的漏洞攻击。利用电动汽车BMS与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中的身份认证漏洞,只需获取受害者的车架号码,即可盗用受害者的账户余额,为其他车免费充电,轻松完成“盗刷”操作。这是近年充电桩信息安全漏洞的一个典型案例示范。今年2月,一家国外知名新能源网络安全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都受到漏洞的影响,可用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窃取驾驶员的敏感信息,包括支付卡数据、服务器凭据等。

  充电桩服务商平台对于以上类似的充电安全漏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实上,部分平台甚至还存在“监守自盗”的情况。今年5月6日,我国工信部通报了10家企业11款APP涉及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运营相关的平台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被通报对象包括云能充、小象充、E充站等微信小程序、APP。据通报,这些平台所涉问题包括“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

  当前,除了充换电质量和稳定外,用户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充电桩面临的首要问题。关注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的北京创安恒宇调研报告指出: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充电桩领域广泛应用,充电桩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与日新月异的智慧技术脱节的是,很多充电桩服务商面对网络的攻击没有招架之力,导致用户数据容易被滥用和泄露。

  充电服务商面临网络安全危机

  万物互联,为各类应用创新提供了施展的舞台,也因此,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首要接口,如今更间接变成了交通信息的收集者、传递者与承载者,而一旦信息泄露,后果严重。业内人士指出,尤其是近年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成为充电桩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风险极大。BladeTeam高级安全研究员Nicky则表示,该团队在国际安全极客大赛上演示的漏洞属于充电通信协议层面缺陷,采用相同技术方案的“无感支付”式直流充电桩均受其影响。此漏洞影响面大、修复难度高,对于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风险提示价值。

  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正成为众多用户以及场站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部分,目前很多传统充电桩企业对网络安全的防护远远不足。“当前的防护大多集中在新能源车辆电池安全、对充电环境主动监测防护和充换电大数据的对比检测上,如电池散热、失控管理、充电桩‘快充+过充’、电芯质量等问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会专家告诉记者,当前智能充电桩系统现有网络边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本地安全防护能力,无法提供对电桩终端的安全防护。如由于电桩缺少集中管理平台,无法验证恶意访问来源并快速定位被攻击智能充电桩,所以无法即时监控和评估对平台和用户信息资产的威胁状态,并进行分析。

  充电桩行业里,很早就关注并着手采用加密技术、数据隔离技术用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Tellus Power集团表示:数据泄露事件暴露出了在很多智能产品大规模投放市场的同时,并未同步建立与之匹配的数据信息安全能力,而这中间的漏洞与缝隙,正变成黑客的乐土。

  充电桩不仅要“智能”还需会“防护”

  作为大基建,充电站正飞速发展,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充电站需要统筹管理。北京创安恒宇相关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充电桩或充电站存在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其端、管、云均缺少有效的安全防护机制,每个节点都容易遭到入侵,如充电桩自身的系统安全,与本地充电站的数据传输、充电站与运营平台的数据传输,运营平台的平稳运营,用户结算安全等多个领域均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京春指出,严格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平衡数据流通与泄露风险,才能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充电运营商希望通过收集更多客户信息获取更多客源、更多利润在情理之中,但若被判定为违规收集客户个人信息、触碰了法律,将可能得不偿失。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信息安全部部长罗承刚指出,数据安全需从监管、标准、管理、技术方面共同推进。

  对于充电桩信息安全防御能力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需采取多项措施。首先,在设计产品之初,就要充分考虑数据安全风险,并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如对充电桩的信息读取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的加密。其次,建议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演练,确保数据不会丢失或被破坏。最后,与第三方安全公司合作,对充电桩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百分之百地预防所有已知的风险,同样可以抵挡绝大多数的未知风险”。Tellus Power集团VP Srikanth表示。

  频发的信息网络泄露风险,也开始让企业意识到需升级充换电领域的安全防护领域。如吉利旗下的极氪能源ZEEKR Power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近期宣布成为首个通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安全评估,获得“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的充电桩产品。据企业介绍,除了常见的短路、漏电、过压、联机等保护多重防护设计外,最重要的是,该充电桩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并处理网络攻击或异常行为。

  华为近年来也在发力充电桩产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充电桩是一个智能化产品,技术迭代要求高,同时要求具备能源互联和数据互联的属性。介于在ICT领域的综合能力,华为构建了“云管边端”的架构体系和产品解决方案,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到端到端可信安全技术,且都是自主可控,有效实现能源智能化,和数据信息安全防护。  此外,东风、广汽等相关车企针对智能汽车的网联系统等采用双安全组件,支持功能安全最高的ASIL D级,智能网联云平台采用国密级别数据安全保护算法,个人敏感数据脱敏处理,保证用户数据安全。

  【观察】

  智能汽车发展需进入“安全赛道”

  万物互联时代,汽车智能化、电气化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此同时,网络危机并存。可以说,加强数据安全体系的建设,才能保障中国汽车产业行驶在“安全赛道”。

  可以见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我国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从初期的粗放型管理,正循序进入合理建设、优化运营、智慧赋能的道路。在我国通往汽车强国的道路上,充电运营平台的安全防护及运营质量,无疑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