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5-11 13:52

  图为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现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中新网南宁5月11日电(张广权)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0日揭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入选。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远销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粤港澳地区,是著名的“侨销茶”。

  石濡菲是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制茶能手”“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

  石濡菲从事六堡茶行业已16年有余。为推动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她将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编辑成教材,广开培训班,累计培训六堡茶乡土人才6000余人次,以免费技术指导、扶持等方式带动当地茶农从事传统手工六堡茶种植、采摘和加工。

  与此同时,石濡菲以“石濡菲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通过网上直播带货、云课堂、远程教学以及“六堡茶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非遗“六进”方式助推六堡茶线上销售与文化传播,实现非遗“破圈”。

  “作为一名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下去。”石濡菲说,未来,将用创新的方式记录与传授非遗技艺,带出年轻制茶师团队。

  如今的六堡镇,茶园一山连着一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据了解,石濡菲的茶厂每年向茶农收购茶青超15多万公斤,受益茶农180多户,靠茶产业为家庭增加单项人均纯收入达每月1500元人民币以上。

  广西种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在列。

  广西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茶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战略决策。作为广西重要茶品种之一,六堡茶极具生命力和活力。

  “把广西六堡茶做好,说好六堡茶故事,带动茶农一起致富。”石濡菲表示,将竭尽所能,带领村民不断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助推六堡茶远销东盟及欧美,让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6年,现已成为非遗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彩活动过中秋

  • 中秋节:他们坚守岗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