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南民大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力挺膺担当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西南民大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力挺膺担当

来源:党建网2023-05-06 10:26

  西南民大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力挺膺担当

  常华仁 黄丽

  为拓宽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创新研究生思政教育形式载体,2020年11月,西南民族大学组建“梦想接力棒”研究生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宣讲团累计招募8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致力于为青少年学生、民族地区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主题宣讲,大力开展校园宣讲、高校巡回宣讲、社会宣讲,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挺膺担当。

  青年力行,努力成为政策理论学习的排头兵。宣讲团是研究生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三种联学”活动,努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师生联学。坚持每月一次师生理论学习、每季度一次师生集体备课会,原原本本读经典、学原著、悟原理,交流学习感悟,策划宣讲内容。校际联学。积极为成员单位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外校专家顾问开展培训并进行校际交流学习活动。校地联学。定期组织宣讲员开展“红色走读”实践,先后到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建川博物馆、映秀地震遗址、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双流烈士陵园等地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开展“沉浸式”理论教育。

西南民大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力挺膺担当

  宣讲团师生开展理论学习

  青言润心,努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青年心中。宣讲团宣讲员设定“宣讲专业化、理论生动化、历史鲜活化”的目标,努力把“大道理”寓于“小故事”和“微实践”,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激励青年,让更多青年受教育、获洗礼。宣讲团结合不同主题,开设分模块特色化校园宣讲课程。精心设计“新政策新思想”核心课程、“我心中的英雄”“我的青春奋斗故事”特色课程、“诉说家乡民族团结佳话”“党史、校史我来讲”经典课程,录制线上课程,汇编有关专题理论学习手册。宣讲团贴合青少年心理,设计有温度、接地气的校园宣讲内容。把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还原出来、展现出来,将宣讲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让讲道理的过程更贴近谈心、结合生活、直击心灵。宣讲员讲解各民族共处,引导大家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分享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感动瞬间,鼓励大家扎根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宣讲团走进学校党团校培训班、学生骨干培训班和青马工程班开展规模化宣讲,深入学生党团支部、社团、科研小组、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宿舍等开展对象化宣讲,走进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面向大学生进行宣讲。

西南民大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力挺膺担当

  宣讲团走进宜宾高腊村民族小学开展理论宣讲

  青语入情,努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民族地区群众开展宣讲。宣讲团深入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县映秀镇等地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在村民家中、田间地头等地进行互动宣讲,以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新成就为线索,分享家乡的发展变化,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城乡居民开展联合宣讲。宣讲团依托学校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党委建立的“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基地”,与村党委联合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活动,面向群众详细介绍近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政策。深入中小学生开展宣讲。宣讲团成员走进海拔3507米的四川省红原县,为1000余名中小学生讲授“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课。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