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来源:团炬2023-04-05 18:10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1266年前,唐朝诗人李白所作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将“锦绣天府”的独特魅力描绘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四川省成都市依然是国内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春分时节,成都市处处繁花似锦、芬芳馥郁,把广阔的大地装扮得色彩斑斓。置身此地,无论是繁华城区的街头巷尾,还是美不胜收的旅游景区,抑或是烟火气息浓厚的乡村社区,都能见到造型别致、风格独特的各式民宿。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拥有2万多家民宿,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民宿第一城”。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彰显文化、特色鲜明、融合创新、绿色生态、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原则,推动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民宿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

  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是怎样走在全国前列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成都市,走访了相关部门及协会,深入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等县市实地采访调研,探寻中国“民宿第一城”的秘诀所在。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从成都市区驱车1个多小时,记者慕名来到位于大邑县新场古镇的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锦府驿。

  走进院落,“川西坝子”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精心装点的景观盆栽错落有致。走出后院,豁然开朗。一条小溪从雕梁画栋、青砖青瓦的老建筑间缓缓流过,溪边摆放着一排休闲卡座,不少游客在品茗闲聊,溪水潺潺、春风习习,好不惬意。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位于大邑县新场古镇的锦府驿民宿中的休闲空间(摄于2023年3月9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摄

  民宿的负责人马莉热情邀请记者落座后,缓缓讲述起锦府驿的“前世今生”。锦府驿的老建筑本是清代茶马古道边的一座馆驿,2015年以来,锦府驿的投资管理团队在其基础上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进行了修缮升级,赋予原本破败的院落新的生命。

  “客人来到这里,就是咱家的亲朋好友。”马莉告诉记者,从土特产品、茶艺文化、汉服体验到文创产品,几年来,锦府驿坚持在服务、品质、内容等方面“精耕细作”,致力于给游客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旅游体验。同时,锦府驿全情融入新场古镇的旅游宣介和品牌打造,与当地居民营造共生共荣的古镇生活。2021年,锦府驿一举捧得“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的金字招牌。

  在成都市采访调研的几天里,记者观察到有许许多多和锦府驿一样风格鲜明的民宿分布在成都的城镇、乡村、社区以及旅游景区内。这些民宿具有“大分散、小集聚”以及多样性、特色性等特点,逐渐呈现集群式、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成都市的民宿产业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随着采访持续深入,记者逐渐找到了答案。

  近年来,人们旅游度假的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休闲度假游、深度体验游等旅游方式对住宿产品的品质感、体验感提出了新的需求,出游小众化、分散化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市场“土壤”。短短几年时间,民宿实现了从单纯的住宿到“民宿游”的华丽转身。

  面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成都市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科学规划民宿产业,重点在文旅产业功能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文化街区等区域内或周边区域布局一批民宿项目,实现了具有较好基础的区(市)县多点多极、均衡集聚、高效协同发展。

  同时,成都市坚持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文旅资源,加快完善民宿产业发展政策体系。2019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宿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鼓励创新、审慎包容”“因地制宜、特色导向”“开放合作、成果共享”的原则,打造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民宿体验产品;明确了制定民宿业发展规范标准、加强民宿分类指导、着力塑造民宿品牌等主要任务。

  2022年12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十几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成都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在提升服务品质、促进旅游民宿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旅游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大美新疆,多彩兵团。兵团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在“新疆游”火遍全国的机遇下,发展民宿产业前景广阔。当前,全国旅游民宿行业正处在“良币驱逐劣币”的调整升级重要时期,兵团要对标国家行业发展相关要求,充分借鉴成都市等地的先进经验,高起点规划,分层次布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找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民宿的发展定位,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民宿发展格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特色态势,让各类民宿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求,推动兵团旅游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以成都市的著名景点武侯祠为起点,沿着武侯祠大街向东走不到十分钟,就能看到一座古朴的中式院落——传家合院度假民宿。

  成都市民宿客栈协会首任会长钟伟的另一个身份是传家合院度假民宿的创始人。在投身民宿行业之前,钟伟还从事过茶道、餐饮、投资等行业,爱好旅游的他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接触到了民宿行业。一来二去,钟伟对民宿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2014年起,他像画家创作作品一般,精心打造了传家合院度假民宿。

  作为成都市民宿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钟伟分析,成都市民宿产业的发展与优质的营商环境、良好的市场需求密不可分。政府悉心培育,为民宿企业提供了有温度、有精度的要素保障,推动成都市民宿产业形成了难得的集群效应。

  随着旅游民宿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健康、规范、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规模大到质量优的换挡升级?成都市给出的答案是政府搭台、协会引领、企业唱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021年6月19日,在成都市文旅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成都市民宿客栈协会成立,全市的旅游民宿从此有了“娘家人”。

  钟伟介绍,协会成立后,搭建起了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协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反映业界诉求,同时帮助会员企业和经营者不断提升民宿经营水平,合力推动成都市民宿行业、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民宿客栈协会成立伊始就促成了一件大事。2021年,面对疫情冲击,成都市民宿客栈协会联合重庆、深圳、厦门、杭州、桂林、大理、三亚等7个旅游城市的民宿行业协会,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实现民宿业“八城联动”。根据合作协定,8个城市的民宿行业协会、企业在民宿优惠政策、优待政策、会员身份、招商政策、行业会议、产品推介、旅游资源、行业发展等方面互认互动,以更好服务全国游客和民宿从业者。

  除了成都市,市域内各区(市)县也纷纷主动作为。作为中国西部民宿发展最集聚地区之一的都江堰市,相继成立了民宿协会、巾帼创业者协会民宿专委会,持续加强民宿与本土知名餐饮商家、文创公司、非遗团队互动,推动形成互补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时至今日,在各级协会的协作努力下,成都市参与旅游民宿产业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对于兵团如何有效推动旅游民宿产业发展,钟伟等专业人士也给出了建议: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兵团相关部门和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各类要素保障,积极引入有实力的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切实加强组织培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兵团可以采用“政府投资建设、协会专业运营”的模式,以“理论+实践”场景式培训、“分享+交流”实操式培训等方式,对连队(社区)“两委”成员、回乡创业者、民宿业主、民宿管家等开展针对性培训,积极培育一批懂民宿策划、会管理运营、擅品牌推广的专业人才。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盘活现有文旅资源。兵团要借船出海盘活相关资源,加强与知名创意设计机构、运营管理机构、营销策划机构的合作,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民宿项目、品牌运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实现连锁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提升民宿企业整体专业化运营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兵团特色的民宿品牌。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成都平原北部的龙门山脉深处、湔江河谷旁,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坐落于此。走进社区,绿林间流水潺潺,商家的吆喝声和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空气中的淡淡花香合着泥土的味道,唤起游人的浓浓乡愁。

  “这里原来叫小石村,后来周围的三个村子合并成立了金城社区。”该社区党委书记岳付飞介绍。

  过去的小石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几分薄田与一院空房,日渐冷清。201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岳付飞返乡担任金城社区党委书记。看着社区周边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闲置的房屋,他决定采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发展民宿,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居民致富。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小石记·林宿一角(摄于2023年3月8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摄

  “由社区出面,租下居民的房子,统一打造成民宿空间,交由专业公司来运营,占股比例为居民占30%、运营公司占30%、社区占40%。”岳付飞说,这样既能盘活社区的闲置资源,又能让社区和居民都增收。

  2019年,金城社区集体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第一家民宿——小石记·山宿。“小石记·山宿由4户居民的闲置房屋改造而成,一楼房屋用于居民居住,二楼作为共享民宿对外开放。这种原生态的乡村体验是我们的独到之处。”岳付飞说,2020年8月以来,民宿营业收入超过80万元。

  看着民宿做得有声有色,居民们也主动加入进来。2022年,社区居民高玉琼在小石记·山宿找了份工作,主要是做早餐和打扫卫生。

  “民宿离家近,下班后可以回家干农活,每月还能增加近3000元的收入。”高玉琼告诉记者,“如今,社区环境越来越好了,人气更旺了,好多外出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家乡发展。”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小石记·山宿工作人员(右)与游客在聊天(摄于2023年3月8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摄

  民宿发展产生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金城社区。近几年,彭州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引导村(社区)发展乡村民宿,以此盘活乡村资源,实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价值“共享”,通过“小”民宿,发展乡村“大”产业。

  梯田花海山中房,一卷诗书半盏茶。告别小石记·山宿,记者又来到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的民宿半盏山房。建在半山上的民宿此时正被盛开的山花拥抱,各种绿植把院子点缀得春意盎然。走进这家民宿的客房,墙上的一幅幅画作引人注目,将整栋民宿装扮得格外雅致。

  半盏山房的主人沈光富是土生土长的宝山村人。2006年,他在自家宅子上办起了农家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8年,彭州市举办了首届龙门山民宿论坛。几天下来,原本只是去“打打酱油”的沈光富被民宿这个新业态深深吸引。回村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筹集资金把农家乐改造升级为民宿。

  “我家的民宿主打茶文化,游客来到这里,除了住宿外,还能参与茶艺体验、自助采摘等活动。2019年底营业以来,民宿全年平均入住率超过60%,每年收入100多万元。”沈光富说。

  在沈光富看来,村里的民宿之所以发展得好,与宝山村的统一规划密不可分。宝山村由村委会统筹规划发展民宿产业,有效避免了经营者的同质化竞争。目前,宝山村有6家民宿,从茶、花到石、玉,每家都有主打的主题文化,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

  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乡村民宿,不仅让游客体验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其中“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这一说法,更是赋予乡村民宿全新的定位。

  兵团连队(社区)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动员能力强等优势,发展旅游民宿产业可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积极打造集吃、住、体、游、购、娱、闲、商、情等于一体的民宿新场景,吸引不同群体前来体验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航拍的四师七十一团七连游乐场。近年来该连利用附近旅游景区多等区位优势,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职工群众陆续开展民宿、游乐场、餐饮一条街等服务项目。 杨俊钦 摄

  同时,依托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注册公司、组建合作社、职工群众入股等方式,探索构建“连企共建、融合发展、共治共享”的创新机制,利用连队(社区)闲置的房屋开发民宿,找到职工群众与集体之间的利益链接,抓住游客与职工群众之间的情感链接,必然会给连队(社区)带来更多人气,给职工群众带来更多收益。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一江春水润蜀州,一邑良田万亩稻。来到位于大邑县沙渠街道祥龙社区的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粉红色的海棠花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络绎不绝的游客漫步在花丛中,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田园美景。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大邑县沙渠街道祥龙社区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民宿(摄于2023年3月9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军权 实习生 邵明辉 摄

  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1.5万亩,是以“产景相融、产旅一体、产村互动”为思路,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打造的示范区。该产业园流转了祥龙社区的农业用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原来的“手掌田”打造成可机械化连片开发的农业种植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民宿、康养、教育研学、田园旅游等产业体系。其中,民宿是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稻乡渔歌经营负责人李立峰向记者介绍,该园区在产业招商伊始,就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民宿为例,在保持多样性的前提下,以“头部品牌引领+自有品牌重塑+特色品牌孵化”为基础,探索田园民宿集群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内的民宿都是以川西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为特色,辅以多样化的旅游业态,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这种“民宿+”的模式已形成集群效应,推动稻乡渔歌朝着民宿群落的方向发展。

  同样在成都,青城山的各家民宿与稻乡渔歌的田园诗画感不尽相同。卿宿青城便是其中之一。

  卿宿青城位于青城山后山,是个幽静的望山小院。整栋民宿依山而建,建筑风格吸收了青城山的茶、道文化,恬淡素雅。记者置身其中,看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耳中只有鸟鸣虫吟声。此时的情境不禁让人想起一句禅语:“静水流深,闻喧享静。空山鸣响,见惯司空。”

  该民宿负责人何思思告诉记者,青城山是道教圣地,为提升民宿品味和深度文化体验,卿宿青城专门打造了冥想亭、森林栈道等多个复合型公共休闲区域,客人在这里煮茶听风,望山观雨,放空冥想,可以近距离感受青城山的独特文化符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创新培育“民宿+”业态,已成为成都市民宿从业者的共识。如都江堰市就立足“山、水、道、熊猫”等独特地域文化,以市场化方式鼓励民宿经营者加大本土特色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农事体验等当地文化消费场景营建,已打造出30余家特色文化主题民宿。

  纵观国内民宿产业发展,从1.0时代的农家乐,2.0时代的青年旅舍和客栈,到3.0时代休闲旅游的精品民宿,再到4.0时代提供个性化产品和高端体验,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民宿产业都实现飞跃式发展。

  新疆具有瑰丽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兵团文化具有融红色基因、中原风情、边疆特色为一体的优势。借鉴成都市的有益经验,兵团发展民宿产业要紧密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核和所处区域特有的旅游资源,以“民宿+”为抓手,探索“民宿+红色文化”“民宿+农事活动”“民宿+民俗体验”“民宿+风光旅游”“民宿+康养研学”等复合发展模式,开展多元业态经营,全面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民宿游的经济贡献率。

走出兵团看发展 | 成都探民宿——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航拍三师五〇团一家农家乐。 兵团日报记者 陈洋 摄

  酒香也怕巷子深。民宿作为互联网经济下的产物,提高网络的点击率、吸引游客的关注度是关键。兵团发展民宿产业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新媒体营销、精准营销,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宣传推介兵团民宿,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在新疆,吃住在兵团”。(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骏 马军权 克迪尔亚·库尔班 实习生 邵明辉)

  来源:团炬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