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观察】春暖花开际,何处是津城“最璀璨的烟火”?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观察】春暖花开际,何处是津城“最璀璨的烟火”?

来源:津云2023-03-29 16:24

  “烟火气”,如今当我们谈及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时,这是个常被提及的词语。

  这三个字的背后,意味着岁月静好,意味着琐碎而恬静的生活。它饱含着市民日常中那些柴米油盐的朴素生活需求,饱含着由每个人的涓滴消费所氤氲开来的生活滋味,更饱含着每个最小经济单元所共同托起的那份都市活力。

  “烧旺”烟火气,就是燃起一座城市健康发展的希望。“烟火气”从何而来?它既来自那些肉眼可见的熙来攘往,又来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于老百姓心中的那份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有目共睹的是——今年春节以来,天津的烟火气,确是浓郁非常。

  (一)

  最近几个周末,或者说从春节开始,在饭店门口等待就餐的你,排队多久了?

  “一桌难求”,成了近期不少天津消费者就餐时的普遍感受。大悦城、天河城、万象城……临近饭点儿时“长龙”不断。一些火热的餐厅,还不到晚上六点,等位的人就排了几十桌。厅堂里,服务员小跑上菜,直呼“最近客人好像接待不完”;厅堂外,服务员那句“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客人太多,我们不再发号了”也很是常见。

  摩肩接踵的排队长龙、蒸蒸日上的餐饮产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天津餐饮堂食等线下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很多餐饮行业从业者表示,久违的热闹场景,以春节为分水岭,呈明显增多趋势。相关统计数据能印证这一印象——有关平台数据显示, 今年春节全国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至2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天津相关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城的数据超过全国平均值。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但是我就喜欢这种热气腾腾的感觉,特别有氛围。”滨海新区一家火锅店门口,刚用完餐的市民江先生说道。他团购了一份二人餐,价格是原价的七折不到,总体算下来非常划算。在此处放眼望去,即便中午时间已过,依然有市民在一片热闹中享受着舌尖上的美味。

  “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一个字上,天津消费市场的红火便可见一斑。

  (二)

  如果您在这个3月去过天津的桃花堤,近距离欣赏过“运河桃花节”,一定会对这里游人如织的场景印象深刻。津云的一场40分钟的线上直播,有17万人在线观看。

  一场“春日之约”里,大片花海中,汉服快闪、书画展览、非遗体验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引得游客纷纷拍照打卡,驻足欣赏。

  这是今年天津文旅繁荣的一个缩影。如果您今年到过古文化街、杨柳青古镇、武清佛罗伦萨小镇等几个地标性景区逛一逛,那么会发现,许多景点摩肩接踵,成群结队的市民朋友和外地游客来到了街头,津城俨然又重新积聚起热闹和喧嚣。

  今年以来,天津的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各处景区久违地又热闹了——种种迹象显示,人们正在找回过去所习惯的生活。 今年春节,天津共接待游客709.2万人次,其中外埠游客2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2.2%和315.5%,较2019年同期增长36.7%和53.7%。

  是的,甚至相比于新冠疫情出现前的2019年同期,今年天津的“文旅热”仍大幅胜出。“人气回来了,客流进来了”,这是天津很多服务业者的感受。喜人的数据就像一个窗口,映射着津城文旅更美好、更繁华的诗和远方。

  诚然,疫情给文旅产业造成的一些“软组织损伤”,其内在还需要“滋补调养”。但是,市民朋友们引发的热闹氛围,无疑在诉说着一种拥抱活力的坚定声音,释放着城市正在重迎“烟火气”的强力信号。

  接下来,盘山的开山节同样人山人海,而摩肩接踵的和平“海棠季”也要来了……

  (三)

  餐饮、文旅,这些消费上的复苏,对天津意味着什么?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消费行为的选择,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心理预期。品美食、赏春景,往往是建立在当下或可预期的“有钱有闲”前提下,才有心气儿去做的惬意之事。

  良好的消费刺激,源自于老百姓的“心中不慌”。更进一步来说,这种“不慌”,来自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有了信心,才能充分调动各条战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今,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所以,要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让“烟火气”回得快,留得住。

  今年,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商贸文旅工作时要求,要落实推动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商贸消费提质升级,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

  于此方面,天津的决心已多所彰显。近年来,天津高度重视夜间经济,将其作为提升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文旅资源的开发运用上,和平区五大道、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景区、河北区意风区、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已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四)

  谋消费,却又不能仅仅着眼于消费一环——光创造消费的机会仍然不够,想要营造持续性的消费热潮,最根本的还是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2023年以来,发展经济成为各地的主要任务,多地按下抢抓经济工作的“快进键”,天津的脚步早已加快前行。

  今年1至2月,天津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滨海—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华融总部基地、天诚新材料甘氨酸等16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达78亿元。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分别增长1.7%、1.1倍、5.9倍,区域建设如火如荼。

  “不打年盹”,天津步履不停。近一段时间以来,和平区先后组织大服务大招商工作培训会、航运服务业企业座谈会等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主动走访对接市活动办,为“大服务”全面展开和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营经济,正鼓足干劲。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是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为什么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一串数据说明了答案: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短短数语,温暖人心,提振信心。

  (五)

  “烟火气”,是民生之气,更是城市兴盛之气。

  从民生的概念上延伸而来的“烟火气”,也注定要落脚到老百姓生活的滋味和盼头儿上,落脚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大众消费市场出现的诸多积极变化,意味着“烟火气”正稳步回归,也意味着经济回暖成效显著。

  消费回暖与经济复苏、“烟火气”与“强经济”,它们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心中挂着百姓的“烟火气”,激发经济发展才能有“接地气”,才会有活力。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这个月里,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携手联合打造的首届京津冀消费季火热进行。三地联动,创新举办了一批具有国际范、中国潮、烟火气特色的系列标志性活动,广泛动员组织重点商圈、品牌、景区和各类商协会,联动办节,推出优惠措施。呵护“烟火气”,正是从这些脚踏实地的举措中望见实效。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烟火气里的民生答卷,乃至经济蓝图——值此春暖花开际,天津正锐意书写,也请大伙儿悉心呵护。

  津云评论员 沐为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