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多项发现填补空白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多项发现填补空白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29 08:51

  多项发现填补空白,著名遗址发掘新成果引人关注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核心阅读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等10个项目入选。其中,多项考古发现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二里头、殷墟等著名考古遗址的新发现引人关注。这些发现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的杰出代表,以更加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华文明史。

  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本次活动共收到32个参评考古项目,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多项考古发现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10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多项成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考古发现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为配合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一期项目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对该墓群开展了全面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192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取得重要收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说,大松山墓群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西约100米为唐代渤海国时期城址温特赫部城,西北约4公里为唐代渤海国都城东京八连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人员对遗物进行了全部采集,其中编号文物16306件。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解峰说,考古发现的2号寺是首次全面揭露的渤海国高等级佛寺,为研究我国唐代高等级佛寺平面布局、建筑组合、建筑结构及探讨我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河南开封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在基建考古工作中被发现,主要遗迹有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存、8座码头、1条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成片房址、水井等,并出土沉船2艘、数以10吨计的宋元瓷片以及漆木器、琉璃、砖雕等大量遗物,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为主。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说,朔门古港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处理好考古发现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受到了关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贵安新区大松山、温州朔门古港等考古发现,都是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考古发现。当地为了保护考古遗址,做出很大努力。

  “老”遗址考古再添新成果

  在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二里头、殷墟等著名考古遗址的新发现,引人关注。

  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中东部的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自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发现了主干道路网络、宫城等重要遗存,确认它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大型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说,2019年以来,考古人员展开新一轮发掘,发掘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取得重要突破。新发现的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揭示二里头都城为宫城居中、显贵拱卫、分层规划、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这是二里头都城布局考古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启动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先通过勘探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其次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后续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说,综合多重因素可知,两个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关系,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2018—2022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说:“我们先后发掘南头、鱼嘴坡、尖子、上庙、斜圳5个地点,发现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等各时期遗存,共发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40余座,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专家指出,这些“老”考古遗址的新发现,也说明了考古理念、考古事业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作不断深入、不断精细化。

  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实证

  在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不乏世界级的发现,为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实证。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因为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为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郧县人”3号头骨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对百万年的人类史,尤其是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距今1.1万—1.5万年,在发掘红烧土堆积过程中,于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一处距今1.31万—1.33万年的临时性活动营地,至少有火塘3处,围绕火塘发现遗物1000余件,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益超说,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理解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技术选择、生态位构建、景观变迁及社会组织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从认识上改变了东亚地区农业起源模式的观察视角,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东西方农业起源路径的差异。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村北,西距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51公里。截至2022年底,遗址共计完成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较全面呈现了各阶段聚落范围、核心区布局和城门结构,基本明确了遗址的兴衰历程,出土一批颇具特色的陶器和制作精美的骨器及玉石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所长张光辉说,碧村遗址是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与同期盛极一时的石峁古城遥相呼应。遗址占据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过渡的前沿要地,是揭示天下万国时代北方与中原之间文化交融、展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的重要窗口。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2022年,中华文明探源第五阶段研究、“考古中国”18个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5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实施,1432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高效开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成果。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杰出代表,以更加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康一帆参与采写)

  本报记者 王 珏 人民日报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新空间

  • “环俄世界”俄罗斯文化节在沪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