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盐田:打造黄金海岸线上的智慧书房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深圳盐田:打造黄金海岸线上的智慧书房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3-29 15:39

  居民平均步行1.5公里,就能遇见1个集科技、创意、文化、颜值于一体的智慧书房。这是深圳市盐田区智慧书房营造的阅读场景。近年来,盐田区贴近19.5公里黄金海岸线建设了10间各具特色的智慧书房,构建起人、书、馆、城四位一体的城市书房服务体系。如今,这些智慧书房成为推窗见海、移步皆景的游客阅读驿站,也是盐田黄金海岸不可或缺的“图书馆旅行目的地”。

  绘制海岸阅读新场景

  坐落于盐田区杨梅新村春天海公园的春天海图书馆,主体建筑运用20多本书体叠加和变换,让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本书;距离大梅沙海滨公园仅200米的栖息图书馆,外观造型以传统欧式风格为基调,融合现代简约风格,与室外湖泊浑然一体;位于深葵路揹仔角驿站的望海图书馆,结合盐田港的集装箱文化,用绿黄结合的外立面融合热门App“纪念碑谷”元素,从观景平台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在盐田,智慧书房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2018年4月,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盐田区以此为契机,开展智慧书房项目,陆续在旅游景区、滨海栈道、沙滩河岸、公园绿地、商业中心、居民社区等区域建设了10间智慧书房。智慧书房建设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合作的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比如,作为盐田区首个与社会企业共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智慧书房,听海图书馆由大梅沙水上运动中心负责场地建设、供电、消防等设施,并配备管理人员,盐田区图书馆负责智慧设备、图书轮换、系统培训等,一次性解决了用地、建设运营经费等问题。而听海声、看日落,享受读书慢时光,成为听海图书馆带给读者的阅读享受。

  智慧书房不仅拥有靓丽的外表,更有智慧的“大脑”。据盐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自主研发了图书物流运转中心、图书馆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图书馆总分馆垂直一体化管理平台,对智慧书房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同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AI交互、人脸识别等智慧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智慧感知、个性化导读、远程教育服务、垂直统一管理等功能。

  一书房 一主题 一特色

  盐田区智慧书房围绕法治、天文、茶文化、童话、运动、禅文化、休闲旅游、红色精神谱系等展开特色主题馆建设,打造主题图书馆矩阵,呈现出一书房一主题一特色的格局。

  具有海景特色的实体红色阅读空间,是观海图书馆的名片。从观海图书馆的窗口俯瞰,小梅沙尽收眼底。该馆于2021年8月底开放,以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理念,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路径。开馆两个月内就接待参观、承接党建活动10余次,进馆读者超1万人次。

  法治宣传教育是邂逅图书馆的特色。在盐田区司法局的指导与支持下,邂逅图书馆被打造成为深圳市法治宣传教育星级基地。该馆汇集全区法治专题馆藏,并且针对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及知识产权等重点普法领域开展专项咨询服务及法律支援。

  盐田区图书馆还与区城管局合作,将悦海图书馆打造成为海洋图书自然教育中心,定期举办自然图书分享会、海滨体验、自然手工课等活动,同时结合社区共建花园、海滨栈道导览,营造了亲近山海、走读盐田的氛围。

  以阅读城市海岸为载体,搭建名师讲坛、开辟走读游径,盐田区近年来以系列智慧书房为阵地载体,推出“灯塔夜话”“图书馆里学党史”“山海之旅·走读盐田”等阅读推广活动品牌,构建起丰富多元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为旅游体验增添文化故事

  盐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滨海旅游城区之一,每年到访游客超过900万人次。盐田智慧书房场馆布点贴近19.5公里黄金海岸线,嵌入“深圳八景”中的“梅沙踏浪”“梧桐烟云”“一街两制”等风景胜地,书房建筑外观与周边海景相得益彰,不仅成为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为人们的旅游体验增添了文化故事与温度。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多选择近距离和短时游,盐田区的10间智慧书房与周边高端酒店、景点、商区互相借势引流,增添人气。”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历史气息浓厚的中英街图书馆出发,“邂逅”阅读时光,让“灯塔”点燃阅读激情,在阅读的时空“遇见”另一个自己。再穿越一片“春天海”,到美丽海滨栈道的“悦海”小憩。走到湖边,有一个“栖息”地值得停留。沿着黄金海岸线,“望海”浩瀚无垠、“听海”波涛沉吟,最后在“观海”追忆红色岁月,永葆赤诚初心……这是盐田10间智慧书房绘就的走读网络,频频登上热门榜单,形成传播效应。据了解,盐田区智慧书房自2020年10月12日对外开放后,累计接待读者超83万人次,已成为网红阅读打卡地。2022年,盐田区智慧书房还推出《海风诗谣——盐田听·读音乐会》,以“诗歌赏读+民谣演绎”的形式,凸显海洋特色,逐步形成了游、学一体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