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的家园】特色旅游看四川阿坝:旺季游客爆满是常态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我们的家园】特色旅游看四川阿坝:旺季游客爆满是常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3-28 16:21

  中新网阿坝3月28日电(记者刘湃)近日,热播电视剧《夏花》的男女主角在四川茂县古羌城举行的传统婚礼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也带火了当地的民族风情游。

  近年来,四川阿坝州始终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积极搭建民族文化对外展示交流的平台,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展现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画卷。

  羌族传统婚礼展示。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茂县中国古羌城:传统文化活态展示 旅游收入创新高

  27日,“我们的家园”网络主题活动(四川站)走进茂县中国古羌城,邂逅了一场羌族婚礼,也近距离感受到了羌族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号角齐鸣、鼓声隆隆,古羌城城门徐徐打开,迎接八方宾客。在迎亲送亲队伍和村民的簇拥下,一对新人缓缓登上台阶,迎接人生的新篇章。像这样充满仪式感的婚礼,完美展示了羌族婚俗。

  中国古羌城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充分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点,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羌族文化活态展示、体验旅游目的地。据古羌城景区副总经理李波介绍,今年以来,中国古羌城已迎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

  “参加羌文化展演的演员均为本地百姓,这就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还能增加近2000元收入。”李波说。

  中国古羌城所在地茂县凤仪镇距成都约150公里,地处成都至九寨沟的必经之地。近年来,凤仪镇打造集文化传承保护、休闲体验、游乐观光为一体的发展路径,成为品牌独特的羌文化浓缩展示地和人文景区。

  理县甘堡藏寨:民族文化+旅游擦亮品牌 旺季游客爆满

  在距离茂县古羌城80多公里的理县甘堡藏寨,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也是红红火火。26日下午,蒙蒙细雨未能熄灭游客的热情。一场《博巴森根》的锅庄舞蹈正在上演。

  藏族群众表演《博巴森根》。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博巴森根》是理县传统民间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当地村民泽旺介绍,“博巴森根”是藏族屯兵为纪念抗击英军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而创作的,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情怀。

  泽旺说,近年来,通过接待游客、农家乐、水果采摘园等方式,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每年七八月旺季的时候民宿基本爆满。

  甘堡藏寨所在的甘堡村距成都162公里,是极具地域代表性的藏寨,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迅速发展。

  近年来,甘堡村依托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借力桃甘4A景区等知名品牌,强化乡村旅游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成为远近游客的向往之地。(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