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学生造黄谣被严厉处分 不纵容是最好的警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大学生造黄谣被严厉处分 不纵容是最好的警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3-24 09:05

  近日,继南华大学“造黄谣”者何某某被本校开除后,中科大也宣布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此前,有网友发布消息称,这个学生盗用女生朋友圈照片,并将其加工成不雅图片,发到网上牟利。报警后,男生被警方带走调查,受到行政处罚。而就在前不久,苏州大学学生赵某某也因恶意改图、造黄谣侮辱女性被开除学籍、受到行政处罚。这些造谣者为自己的卑劣行为付出了代价,符合公众对正义的期盼。

  造谣者伤人于无形,而造黄谣者更甚。梳理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难总结出女性遭遇黄谣时的普遍困境。首先,此类造谣中伤防不胜防,不管是朋友圈里的照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还是造谣者对自己基本情况的了解,都可能成为对方肆意“创作”的素材。捏造耸动的桃色聊天内容,盗用照片制作不堪入目的合成图,把编造出来的情节说成真的……现实中,“黄谣”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传播蔓延。

  面对各种子虚乌有的编排,受害者往往百口莫辩,难以自证清白。很多时候,她们都不知道谁才是隐身暗处的造谣者,更没有与造谣者当面对质的机会。可是,她们却要为此付出“社会性死亡”的沉重代价。回顾“黄谣”引发的悲剧,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对受害者人格尊严造成的伤害。受害者的压抑、痛苦和绝望,更令人无比同情。

  细数“造黄谣”者做过的恶,桩桩件件都令人愤怒。网上毫无根据、却又铺天盖地的诋毁,一步步击溃粉发女孩郑灵华的心理防线,最终使其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选择轻生;只是下楼取个快递就被造谣“出轨快递员”的吴女士本是受害者,却仍要付出被公司劝退,事业停滞搁浅的代价。相比于这些被公开报道的事件,还有更多受害者选择隐忍,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窒息感,现实生活中,谁都知道他人的指指点点和有意无意地避而远之,对一个“社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越是把观察的镜头拉近,我们越能看到谣言对人的伤害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进而体会到坚决抵制、打击黄谣的必要性。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对黄谣危害性轻描淡写的说法。比如,有造谣者拿“开玩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转发谣言者也会用轻飘飘的“吃个瓜而已”逃脱责任,有人对受害者勇敢维权的行为不以为意,还劝其“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反应过度”。此前甚至有个别学校出于各种考虑,对造黄谣事件选择“大事化小”。

  哪怕是对南华大学何某某这种“造黄谣”情节极其严重的人,也有人质疑:开除学籍、取消推免资格、给予行政处罚,这样的处理是不是太重了?这些轻描淡写的看法,要么是出于对黄谣危害性的无知,要么是对受害者困境的选择性忽视。事实上,只要看到黄谣如何让人陷入抑郁,走向生活的绝境,只要认同人格不容侮辱、隐私不可侵犯的共识,就不会觉得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是小题大做。对于黄谣,任何轻忽都会造成纵容,都会给他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不管是从法律层面进行完善,解决黄谣受害者举证难、维权难的问题,更高效地揪出幕后操作者,还是高校以黄谣事件为契机展开性别教育,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一现象背后的性别偏见,科普受害者维权的有效方式,抑或是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审慎态度,拒绝炮制、传播流言蜚语,都有助于打击此类现象。只有正视黄谣的危害,基于对他人的尊重传递正确的观念,才能传递善意,让社会秩序变得更加公正理想。(中国青年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