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文旅志愿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四川文旅志愿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3-23 11:23

  近日,四川省文旅志愿服务“五进”活动启动,四川将通过高品质的阅读推广、艺术普及、公益讲座,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数字文化体验展等形式,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院校和进军营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菜单式”“体验式”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截至2022年,四川全省注册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团队2959个,注册文化和旅游志愿者126273人,其中涌现出一批文旅志愿服务精品项目,从不同层面彰显文旅志愿服务时代价值,展示了四川文旅公共服务新探索。

  完善机制 持续服务

  持续完善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是志愿服务项目能够更具生命力的基础。

  始于2003年的广元市文化馆“有爱·无碍”文旅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至今已持续运营19年。项目服务聋哑、脑瘫、孤独症、残障等特殊青少年,通过在广元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美育普及,让残障孩子以及他们的家人在学习文化艺术、滋润心灵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

  这个温暖人心的活动源自一次交流。2003年,广元市文化馆前往某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惠民演出及调研。学校反馈艺术疗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帮助残障儿童康复、成长的最佳手段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学校一直未招聘到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了解到这一需求后,文化馆开始制定并实施公益艺术课堂进特校教学计划,广泛招募馆内有艺术特长的工作人员、学员以及社会人士组成志愿服务队,每周2次为残障学生提供舞蹈、美术专业艺术课程培训。

  为此,广元市文化馆为项目专门成立“有爱·无碍”文旅志愿服务队,定制舞蹈、美术(含手工)等艺术课程。文化馆针对听障类学生进行舞蹈培训,在律动中脑体并用,培养学生动作协调、姿态优美;针对智障类、孤独症类学生进行美术(含手工)培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帮助他们完善人格、融入社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帮扶过程中,广元市文化馆在缺资金、缺人才的情况下,不断完善项目机制,通过聚合社会资源进行联合互动,制定完善了特殊群体青少年帮扶机制,招聘了更具特色的文艺培训教师,吸引公益文化群众团队加入帮助特殊群体的队伍中,并常态化为特校孩子每年举办专属美术展、定制作品集。

  2003年至2022年,“有爱·无碍”志愿服务项目为残障青少年群体共开设8门舞蹈类、美术类艺术课程,包括中国舞、烙铁画、国画、创意画、手工等,累计授课1368次,志愿者入校累计服务时长2326小时,学生到文化馆接受辅导时长410小时。其中,20个特殊群体家庭参与到文创作品的创作过程,100名学生的作品制成文创产品,300名学生的作品建立专属画册,舞蹈作品《花开的声音》获广元市舞蹈大赛二等奖。

  创新场景 跨界融合

  在四川,文旅志愿服务还注重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融通,通过创新场景,打开志愿服务的想象空间。

  深入田野观察春分色彩、制作微生态“雨水花园”、创作惊蛰主题定格动画……观察自然、一起创作,让来自雅安市天全县的学生楚月记忆深刻。雅安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被学术界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动植物博物馆”。在天全县,当地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充分利用本土优势,以乡镇文化站为教学场地,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联手,探索出二十四节气·儿童自然美育课程公益培训活动。自2017年发起至今,活动通过每年24次的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与劳作、科学、美术、环保、安全方面的知识相结合,以体验教学方式引导儿童回到自然。

  同时,该项目还整合全国优秀课程设计专家以及在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软件资源,设计并形成了一套精品课程体系,包含师资培训指导手册、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和纸质课件、二十四节气课件包,并为当地乡村培养了在地的志愿者老师11名,让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苏东坡的故乡眉山市,这种本地资源优势被有效放大。为更好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共青团眉山市委、共青团东坡区委打造“苏娃讲苏府”红领巾志愿讲解品牌项目,从全市的少先队员中招募、培训红领巾志愿者进入博物馆进行解说服务。该项目自实施以来,预约服务的游客团体络绎不绝,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志愿讲解服务50余场次,有300余人次小志愿者参与服务,服务游客4000余人次。仅2022年6月9日到7月15日,该项目就服务了30多个游客团队,红领巾志愿者通过精彩讲述,把东坡文化和三苏家风不断传播推广,助力东坡文化薪火相传。

  创新模式 丰富载体

  开展志愿服务的初衷之一,是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四川省文化馆近年来将目标瞄准青少年,引导其主动参与活动,既拓展了增量服务,也增强了志愿者的个人获得感和成就感。

  2022年7月,四川省文化馆成功申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文化筑梦”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行动项目。一年时间,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了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17场,通过文明旅游劝导、文明观演、非遗进校园、艺术普及成果走进景区(社区)、阅读经典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组织473名青少年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社区、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寻访诗圣、诵读经典、诗歌快闪、剧场探秘、新年音乐会等新颖时尚的文旅志愿服务形式,让青少年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境界与美育素养。

  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四川文旅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近日启动的四川省文旅志愿服务“五进”活动将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口,聚焦艺术普及、阅读推广、红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该活动服务对象涵盖广泛,既包括游客群众,也包括残障儿童等群体。活动还将依托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各类景区、旅游特色街区、交通枢纽等,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优化文旅志愿服务的组织网络建设、队伍发展、活动创新、品牌打造等,让文旅志愿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报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