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超九成高校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湖北超九成高校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

来源:湖北日报2023-03-22 11:17

是温暖的港湾,也是浸润心灵的课堂

湖北超九成高校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

  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米”,做他们的暖心人;“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重点就在哪里”,当好他们的引路人。3月21日上午,来自全国各省市区党委教育部门和部分高校代表齐聚湖北,在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参观考察“一站式”学生社区,不同特色的创建模式受到点赞。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周静介绍,目前,全省93.8%高校完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社区总占地面积1422万平方米,覆盖学生宿舍33万余间,育人质效稳步提升。

  学生社区是我们温暖的集体记忆

  “这里入驻了25家单位,开设服务窗口28个,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线上线下可办理各类事项逾777项……”当天上午8时许,在华科大师生服务中心,人事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等窗口整洁有序,参观嘉宾们听着讲解,正好碰到一位学生前来办理校园卡,5分钟不到,就顺利拿到手。

  “取身份证”窗口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喻家山派出所在这里设了一个办事点,学生们在校就能拍照、取身份证,十分方便。“2244窗口是干什么的?”这是华科大后勤处的“阵地”,24小时电话畅通,铃响2声即有专业客服接听,网络报修2分钟即有响应,4分钟能派工,一般性问题40分钟解决。“为了这个承诺,我们的后勤处全天无休。”

  在紫菘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正忙碌着,这里有创新创业工作室、安全教育基地、学生研讨室、职业、心理、学业咨询室等。在党员活动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帅教授正以“百年大党的时代答卷”为主题和学生们交流。

  “学校将党建思政深入一线,建先锋型社区;育人力量下沉一线,建学习型社区;安全教育引入一线,建平安型社区;校园文化浸润一线,建美丽型社区;创新创业带到一线,建活力型社区。”华科大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说,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新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和成长特质,做好思政工作必须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社区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该校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戴明睿认为,“更像是一种承载记忆的方式,比如紫崧来来往往的同学,彼此相似但各有出彩的生活。这里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很温暖,也能抚慰忙碌一天的疲惫。”

  “学生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以前学生宿舍还没有安空调时,每到夏天最热的时候,总有三五个男生相约,提着凉席到我的住楼寝室‘蹭空调’,我和孩子们就像一家人。”在湖北工业大学参观现场,已有10年辅导员经历的孙文建说完这段话,现场就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

  当听说学校13个本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带着辅导员全部入驻社区驿站办公,并且已经坚持37年,嘉宾们都很惊讶,频频点头称赞。

  “只有学生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才能把育人工作做好。”经管学院院长孙浩在介绍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情况后,深有感触。

  该校艺术设计学院2020级展示1班郭亦胡说,“我的设计作品就在东1社区驿站,共同缔造,让我更爱湖工大这个大家庭。辅导员老师天天在宿舍楼忙碌,我虽然远离家乡,却有着时刻被家长呵护的温暖。”

  周静介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连续两年列入湖北教育“十大实事”。全省高校4.1万余名校院领导、专任教师、心理教师等入驻社区,近5000名辅导员全时入住学生宿舍。

  近年来,在高校实施“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改革背景下,“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成为常态,学生社区日渐成为学生交流互动最经常最稳定的场所。“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2019年,教育部试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447所高校参与。当天下午的推进会上,全国2000多所高校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会,湖北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分享。(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梁炜 赵广燕)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