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学滑雪热背后有群教师发烧友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大学滑雪热背后有群教师发烧友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3-21 09:20

  3月15日,首届中国高校教师滑雪挑战赛在吉林举行,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146位教师参赛。他们中既有滑雪专业运动员出身的资深高校滑雪教练,也有从滑雪“小白”一步步成长为滑雪爱好者的高校普通教师。但无论他们滑雪的资历是深是浅,他们都致力于推动所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滑雪运动,并能够身体力行地去指导学生们参与滑雪运动和传播滑雪运动的魅力。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教师董奕岐曾是中国第一批单板滑雪国家队的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出身的她参加过无数国际大赛。如果从比赛的竞技性而言,参加首届中国高校教师滑雪挑战赛对她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但从一名高校教师的角度出发,本次比赛的参赛经历却令董奕岐兴奋。因为她注意到,此次参赛的高校教师无论是人数还是大家展现出的滑雪水平,都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

  20年前,当董奕岐成为中国第一代单板滑雪国家队的运动员时,大众滑雪在中国刚刚起步,单板滑雪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但现在,滑雪已经是最受中国年轻人追捧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是单板滑雪,更受年轻人喜爱。董奕岐发现,参加本次教师滑雪赛的教师中,年龄大一些的教师以滑双板居多,年轻一些的教师中滑单板占主流,这个现象与国内大众滑雪参与人群的年龄与选项倾向一致。在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大背景下,教师群体同样是中国滑雪运动迅猛发展的践行者,只是教师身上,还多了一份带动大学生参与滑雪运动的责任。

  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李顺龙是本次比赛校长乙组男子高山滑雪比赛冠军获得者。李顺龙认为,滑雪是一项带动性很强的运动,一个人可以带动一家人,一个人可以带动一群朋友,一名教师可以带动一批学生。

  李顺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留学法国时初次接触到滑雪,但是在2015年之后国内掀起的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热潮下才真正成为一名滑雪爱好者。此次参加全国教师滑雪比赛并夺得佳绩,李顺龙的不少学生在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都表达了想学滑雪的愿望。李顺龙表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发展冰雪经济是举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意义。高校在开展冰雪运动时,一方面是为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积极创造条件,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是哈尔滨最早与一家室内滑雪场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四季均可滑雪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示范、推广作用,老师会滑雪,肯定会影响到他身边的学生。”

  “近几年,大学生对滑雪的热情持续高涨,向体育老师请教滑雪入门知识的学生不在少数。如果体育老师不会滑雪,多少有一些尴尬。”参加此次滑雪赛的北京交通大学体育教师吴序表示。

  吴序是羽毛球运动员出身,2014年在读研究生时开始学习滑雪,2017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担任体育教师之后,吴序除了做好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之外,滑雪专长使他成为学生滑雪社团的指导老师。过去几年,吴序见证了滑雪如何在校园成为一项热门运动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不仅是体育老师,其他学科的不少老师也纷纷学习滑雪。学生们喜爱滑雪,老师们同样也喜欢这项运动,而且,“如果说之前还有很多人是把参与冰雪运动停留在口头上,那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是真正参与了。”吴序说,“比如,近两年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学生一到寒假就会成群结队相约去滑雪。”

  吴序表示,“高校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专项,但是体育教师不能说自己是练哪个项目的就只会教哪个项目,我们经常讲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令冰雪运动受热捧将会是长期现象,大学生的滑雪热也一定会持续很久。“学生是非常希望能够去尝试、学习一些新兴运动的,比如现在流行的滑雪、飞盘等等。”吴序说,“学生们有这种需求和愿望,我们作为体育教师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参与,能够带动学生去学习这些项目。如果体育老师只会教传统的那几个运动项目,大学体育课会非常单调。”

  在吴序看来,来自南方的学生对学习滑雪的兴趣尤其高,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帮助的需求也更强。北方的学生因为成长环境里往往具备较为充分的参与冰雪运动的条件,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冰雪运动基础,来自南方的学生往往是到北方读大学之后才有了接触冰雪运动的机会,他们更需要老师领进门。

  南方没有冰雪,但不影响南方的学生对参与冰雪运动的向往。“学生对冰雪的热情很高,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南方的高校想开展冰雪运动确实难度更大。”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郭枫表示,首先是场地条件,比如重庆很少下雪,重庆的高校就不像北方的高校那样可以就近找到天然雪场。其次是师资,南方高校会滑雪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的。此次全国高校教师滑雪赛,郭枫是唯一一名来自南方高校的参赛选手,据他介绍,他也是所在学校唯一一名经常接触滑雪的老师。

  游泳运动员出身的郭枫近几年每年利用寒假到北方滑雪,从一名毫无滑雪基础的滑雪“小白”成为一名超级雪友。郭枫的不少学生都受他影响对滑雪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真正能够到北方体验滑雪的毕竟是少数。让郭枫欣慰的是,目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与当地一家室内雪场接洽合作,如果谈成,将解决学生滑雪的场地问题。

  首届中国高校教师滑雪挑战赛开创了国内滑雪赛事的一个先河,其背景也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举办过程中,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关。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部冰雪项目主管安巍介绍,“在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到成功举办这一期间,国家培养了非常多的高校教师滑雪项目专业人才,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参与的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就有近200名教师。其他项目,如单板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等项目也有很多高校教师参与。北京冬奥会虽然结束了,但是为全国高校留下了丰富的冬奥遗产,可以说是开展全国高校滑雪运动的一个新起点。”

  吴序就是一名服务北京冬奥会的滑雪项目国内技术官员。据他介绍,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已经看到了许多国内高校体育教师同行在滑雪项目技术官员岗位上贡献力量。他认为,高校体育教师在提升自身滑雪技能的基础上,又具有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是从中选拔滑雪项目技术官员的理想人群。

  滑雪在中国还属于新兴运动,具备一定滑雪水平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也仅仅是初步成型。在董奕岐看来,高校教师的滑雪技能培训也需要跟上,随着国内大学生滑雪运动的不断普及以及大学生滑雪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滑雪技能要求也会不断增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