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抓好春灌用水 助力粮食丰收——长江中游地区春耕备灌一线见闻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抓好春灌用水 助力粮食丰收——长江中游地区春耕备灌一线见闻

来源:新华网2023-02-28 08:18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抓好春灌用水助力粮食丰收——长江中游地区春耕备灌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范帆

  眼下,正是春耕备灌重要时节。去年遭受大旱的江西、湖南等长江中游地区,今年春灌用水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当地如何抢抓农时,做好春灌用水工作,为夏粮丰收打牢水利基础?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位于抚河之上的江西省最大灌区赣抚平原灌区西总干渠渠首。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水库蓄水总体较好 有效保障春灌用水

  2022年入冬以来,我国降水总体偏少,长江流域的水库蓄水能否保障春灌用水需求?在前往江西等粮食大省调研之前,记者走进了水利部的大门。

  “去年受旱严重的长江中游地区,今年2月以来出现了3次较强降雨过程,累积降水量8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六成,长江中游干流及两湖水位明显抬升,江湖水位偏低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善。”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说,长江中游地区水库蓄水总体较好,今年发生大范围干旱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灌溉用水不足情况。

  在湖北武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陈桂亚告诉记者,受前期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沿江各地旱情目前已基本得到缓解,这些降雨有利于水库蓄水和保障春灌用水。

  陈桂亚表示,截至2月24日8时,长江上游、中下游水库群蓄水量分别为262亿立方米和166亿立方米,可满足长江沿线供水,包括灌溉用水需求。不过,当前长江中游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仍然偏低。各地水利部门超前谋划,统筹各类水源,制定供水方案,为保障春灌用水做好了准备。

  鸟瞰江西省最大灌区赣抚平原灌区。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加强灌区建设管护 确保春灌用水需求

  大中型灌区是粮食生产的主战场,做好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灌渠养护至关重要。

  记者在江西省最大灌区赣抚平原灌区看到,在该灌区“十四五”现代化改造工程——岗前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工地,上百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替代渡槽输水灌溉的倒虹吸管身段已贯通,多辆挖掘机和推土机在进行倒虹吸管身段土方及块石回填作业。

  “我们力争今年6月实现倒虹吸工程通水,提前发挥工程效益。”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龚来红说,岗前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3.9万亩。

  岗前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上多辆挖掘机在进行倒虹吸管身段土方及块石回填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为做好今年春灌工作,赣抚平原灌区很早便启动了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和渠道清淤疏浚。据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杨方福介绍,赣抚平原灌区灌溉面积119.3万亩,截至目前,灌区已完成水闸启闭机养护和分水涵闸维修养护758座、渠道清淤120余公里、清除淤泥杂草3万多立方米。

  在农田灌溉主要靠小型水源工程的一些地区,也不时能见到在田间维修和管护水渠人员。记者在江西省德安县吴山镇何铺村看到,相关人员在清理水渠,让渠水更好地灌溉油菜,同时为接下来的水稻用水做准备。

  作为江西省首批整体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县之一,德安县借力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行农田水利物业化管理,对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开展日常养护、冬修和应急维修,疏通了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从去年冬季开始,江西省部署开展农田水利冬修任务和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全省投入资金约5.5亿元,为保障今年春灌做好充分准备。”江西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黄林春说。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灌节处二级调研员张翔表示,水利部高度重视春灌供水工作,指导各地科学制定春灌保障方案,提高灌溉水源保障能力,确保今年春灌用水需求,为夺取粮油丰收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推进水库除险加固 助力粮食增产丰收

  水库是防洪抗旱调度的“王牌”。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在春灌用水高峰期和汛期到来之前,各地都在积极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江西鄱阳县的大型水库——军民水库建成于1972年。记者来到这里时,施工人员正在建设水库大坝左岸灌溉隧洞的进水闸和右岸的溢洪道,以及溢洪道和灌溉渠交叉的部分。

  “军民水库除险加固将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完工后,将可确保下游7个乡镇13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鄱阳县水利局副局长虞毅说,近年来,鄱阳县完成了63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了全县120万亩农田生产供水安全。

  正在进行除险加固中的大型水库——军民水库。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据江西省水利厅建管处副处长鲁博文介绍,截至目前,江西省41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34座水库主体工程已完工,7座将在汛前完成。

  江西省有水库超过1万座,绝大部分为小型水库。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既可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水库安全,也可保障春灌用水和防汛抗旱。德安县水利局副局长戴中联告诉记者,德安县有7座小型水库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除险加固,现均已提前完成,具备了蓄水条件。

  鲁博文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西省需除险加固的162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基本完工,具备蓄水条件,将在防洪抗旱、灌溉供水中发挥重要作用。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种活动迎接世界环境日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