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湛江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湛江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来源:人民网2023-02-27 10:21

  “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系列报道: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湛江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人民网湛江2月25日电 (记者孙博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以重大项目为依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广东湛江,探寻湛江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耕海洋牧场 唱响海上牧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给湛江带来了丰富的收益。

  湛江是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负1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海洋牧场的天然优势。同时,湛江还拥有深海网箱3500个,占广东全省70%,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水产产业链年产值500多亿元,涵盖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水产全产业链七大体系基本形成,因此湛江也被称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不仅有海鲜,湛江还是“中国菠萝之乡”。在湛江的徐闻县,菠萝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将近100年,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1/3。近年来,徐闻县通过“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建立“1”个农产品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指导生产引领销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联农带农惠农促进增收,农产品产销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徐闻菠萝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让菠萝真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果”,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在湛江,还有着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红树林植物15科25种,是中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这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海岸典型自然景观。建设“红树林之城”,也成为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锚定高质量发展 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临港工业不断壮大,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构建成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正朝着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迈进。

  与传统的钢铁、石化、能源产业不同,在湛江,这些产业名字前面都要加上一个“绿色”,这也反映了湛江对绿色发展的重视。

  沙虫是湛江的特色美食,并且对环境十分敏感。宝武集团湛江钢铁在落户湛江前,就被问到了一个问题,钢铁厂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当地环境,影响沙虫生存。

  多年过去,湛江钢铁厂区耸立而起,人们看到不是印象中到处是煤灰炭渣的传统钢铁厂,而是一座像花园一样的现代工厂。据了解,湛江钢铁实施了2728项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广东省首家且唯一的废气超低排A级企业,大气污染排放水平低于欧盟水平,并且在厂内设置8大固废处置中心,实现变废为宝,成为行业首个实现固废不出厂的钢铁企业。在废水处理方面,湛江钢铁使用MVR蒸发结晶技术将达标排海的废水制成工业盐,实现从“三滴水”到“一粒盐”的转变,成为行业首家实现全流程废水零排放的企业,用实际行动守卫了湛江这座“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同样是湛江重要工业企业的中科(广东)炼化项目,一期环保投资36.88亿元,占总投资近10%,包含废水、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固体废物、噪声、环境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预防等40余项治理设施和措施。中科炼化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技术,抓实生产全过程环保管理及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全员环保责任制,2021年外排废水及废气不仅实现了100%达标排放,还远低于国家排放限值要求,排放总量远低于全年许可总量的50%。

  2022年,湛江持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总投资100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首套装置投产;湛江钢铁3号高炉系统达产达效,100万吨氢基竖炉项目开工建设;中科炼化一期项目达产达效,二期项目有序推进,成为湛江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廉江核电一期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