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潜力之城”湛江如何作答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潜力之城”湛江如何作答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2023-02-27 09:52

  南方财经全媒体 刘黎霞,视频,许婷婷 广州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湛江报道

  这里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湛江,有着广东三分之一的海岸线,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还有着全国三分之一、广东近八成的红树林面积。

  广东21个地市中,有着极佳资源禀赋的湛江,是最为外界看好的粤东西北城市之一,被称为“崛起之城 潜力之城”。

  2022年,湛江GDP首次超越了珠三角城市中山,位居全省第9位,而这座城市未来将释放的能级更为瞩目:伴随着巴斯夫、廉江核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宝钢湛江、中科炼化等龙头企业的带动,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三大世界级产业已集群成势。

  2月2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广东“南大门”湛江,探寻其高质量发展“密码”。该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

  把增长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湛江做对了什么?湛江又将如何作答?这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湛江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的必答题。

  (湛江金沙湾滨海休闲区,受访单位供图)

  40万吨级航道码头助力高质量发展

  大块头有大担当。

  今年1月,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炼化”)传来开年第一喜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41亿元,成为湛江市首家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这也意味着,中科炼化一家企业的年度生产增加值已占到整个湛江年度GDP增量的十分之一。

  事实上,中科炼化投产两年,其为地方累计创造利税已超过500多亿元。大块头项目为城市提升能级增添底气,中科炼化所在的湛江东海岛,则被视为湛江未来发展的增长极。

  有着超过40米深水岸线的东海岛,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进出口咽喉。2022年9月,总投资100亿欧元的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的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让东海岛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焦点。

  这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是首批由外资企业独立运营的综合性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在近年来外资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不时制造话题的大背景下,该项目投产不仅意味着给投资方和当地带来共赢收益,更具有意味深长的标志性意义。

  相比传统重工业省份,广东在石油资源上并不占优势。湛江何以赢得诸多重大化工项目的青睐,成为广东临港重化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湛江港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龙海东介绍道,东海岛的深水良港是这些大项目企业最为看重的因素。东海岛,不仅是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最短途港,还是国内第七、华南地区唯一具备常态化开展40万吨级船舶接卸工作的港口。

  “40万吨级大船什么概念?相当于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船长361米,船宽65米,型深30.2米,满载夏季吃水23米深,是真正的超级货船。”龙海东介绍道,今年以来,湛江港已经迎来三艘40万吨铁矿船全卸通关。

  借助4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大型专业化码头优势,湛江港集团在全国首创不同国别多矿种保税混矿等增值服务模式,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2022年湛江港完成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和澳洲力拓进口量、简单加工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3%、31.7%,VALE混矿量居全国港口第3位。

  围绕大项目的建设,湛江过去5-10年做得最多是“大手笔”是加码港口基建投资。

  2021年12月,巴斯夫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大件码头正式开工建设,这里将成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建设期间大型装置、构件、模块运输上岸的主要通道。在此之前,中科炼化等千亿级龙头产业也都自建了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或工厂。

  如中科炼化的自建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直线距离仅1000米,港口年吞吐能力3400万吨,该企业是国内离中东原油主要产地海上运输距离最近的炼化企业。

  “原油加工生产为成品油,并运送至加油站,从生产到使用,6天即可完成。” 中科炼化副总工程师郭胜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整个链条看,工厂运输原油直接从中东拉到码头,卸下进厂,加工后再运输出口,“前港后厂”优势明显。

  随着重点项目的进驻,项目之间沟通交流机制形成,则为未来的“协同生产”,打造广东沿海2万亿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更多可能。

  郭胜军介绍,“片区已开始实现循环经济,如湛江钢铁生产的氮气、氢气、氧气都会拉到我们这边。”

  “港口对临港产业的集群效应正在显现,除了促进招商引资,也延伸了本地产业链条。”龙海东介绍,目前,湛江钢铁、中科炼化、晨鸣纸业三家企业产值合计超过1500亿元,占湛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中石化商业储备库、中油燃料油、米克化能等20余家临港企业也已在港区内投资,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龙海东认为,虽然湛江港与国内大港在集装箱等指标运量差距还较大,但借助湛江港口能力的提升和临港产业的高速发展,湛江形成“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2022年湛江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24.8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依托湛江港集团港口发生业务的进出口值合计约406亿元,就占比65%。  

  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在东海岛采访中,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厂线是媒体团对湛江重大化工项目最直观的感受。

  在中科炼化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中国石化最大的全厂一体化管控中心内,安置有近400台控制台,240多台DCS等各种控制系统操作站。作为全厂的“大脑”,这里可随时对全厂30多套生产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发布调度指令。

  “工厂现场的阀门都在这里调控,生产工艺设备安全参数都能一目了然。”中科炼化副总工程师郭胜军介绍。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同时大幅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郭胜军介绍,作为年产近1500万吨炼化加工原(料)油、80多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科炼化员工只有同规模炼化企业的四分之一,为1700人左右。

  在宝钢湛江钢铁厂(简称“湛江钢铁”),数字化设备诠释了现代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板坯进入加热炉,在里待4个小时,升温至1200℃,通红的板坯用240公斤的高压水流冲刷,轧机反复轧压后,长度增加一倍,厚度减薄一半,随后再进入第二个轧机……直至钢材快速降温后,钢铁成卷,等待出厂。

  这个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的碳钢板材制造地,产能、效率都非常“硬核”。

  “2250mm热轧厂线,平均100秒实现1卷25吨钢卷出厂,这个效率目前是世界第一。”湛江钢铁热轧厂厂长朱蔚林介绍,该厂线2018年就已是国内首条突破600万吨的单条产线,2022年实现688万吨产量,日产2万吨,以4000元每吨计算,日产值实现8000万元。

  与传统印象中黑乎乎的钢铁厂不一样,湛江钢铁厂生产线内干净整洁,厂区也绿意盎然。

  “绿色生产是湛江钢铁的另一张名片。”朱蔚林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钢铁废水的环保处理,是所有钢铁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但2020年湛江钢铁就已成为国内首家固(危)废100%不出厂的钢铁企业,全厂建设23套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100%处理,98%厂内回用。该厂还建设了全球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总投资18.9亿元,预计2023年底建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打造世界最高效率、最具竞争力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在湛江钢铁的绿色工厂,这样颇为醒目的标语,也彰显了绿色低碳发展是企业的内生需求。

  “绿色”更是湛江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2023新春第一会上,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在全省发言中,表示湛江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还特别提到:要突出港城特色,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上牧歌,建设“红树林之城”,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湛江红树林面积广阔,占全国33%,全省88%。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在全球红树林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背景下,湛江却实现逆势增长,并开启一项最大的造林工程,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在“红树林之城”,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湛江有较为前沿的探索。

  最为直接的就是“卖空气”。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这是湛江乃至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按新种2813公顷红树林计算,则产出二氧化碳减排量为4万余吨。

  据牵头制定核算方法的湛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湛江市虽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但碳排放压力还是不小,控排企业,均有限定的排放量,一旦超量只能停产,不想停产就要去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指标,全省碳配额价格是70-80元/吨,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价格是20-30元/吨,“保护红树林、发展红树林碳汇非常重要”。

  据说,全中国10只对虾有6只来自湛江,10颗菠萝有6颗也来自湛江。

  “我们鼓励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将红树林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收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如今,更多人想到湛江,不仅有对虾、菠萝、蓝天碧海,还有绿色产业和红树林。”湛江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作者:刘黎霞)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浪漫夜樱醉游人

  • 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闭幕演出在济南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