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潜力之城”湛江如何作答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潜力之城”湛江如何作答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2023-02-27 09:52

  南方财经全媒体 刘黎霞,视频,许婷婷 广州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湛江报道

  这里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湛江,有着广东三分之一的海岸线,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还有着全国三分之一、广东近八成的红树林面积。

  广东21个地市中,有着极佳资源禀赋的湛江,是最为外界看好的粤东西北城市之一,被称为“崛起之城 潜力之城”。

  2022年,湛江GDP首次超越了珠三角城市中山,位居全省第9位,而这座城市未来将释放的能级更为瞩目:伴随着巴斯夫、廉江核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宝钢湛江、中科炼化等龙头企业的带动,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三大世界级产业已集群成势。

  2月2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广东“南大门”湛江,探寻其高质量发展“密码”。该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

  把增长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湛江做对了什么?湛江又将如何作答?这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湛江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的必答题。

  (湛江金沙湾滨海休闲区,受访单位供图)

  40万吨级航道码头助力高质量发展

  大块头有大担当。

  今年1月,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炼化”)传来开年第一喜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41亿元,成为湛江市首家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这也意味着,中科炼化一家企业的年度生产增加值已占到整个湛江年度GDP增量的十分之一。

  事实上,中科炼化投产两年,其为地方累计创造利税已超过500多亿元。大块头项目为城市提升能级增添底气,中科炼化所在的湛江东海岛,则被视为湛江未来发展的增长极。

  有着超过40米深水岸线的东海岛,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进出口咽喉。2022年9月,总投资100亿欧元的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的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让东海岛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焦点。

  这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是首批由外资企业独立运营的综合性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在近年来外资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不时制造话题的大背景下,该项目投产不仅意味着给投资方和当地带来共赢收益,更具有意味深长的标志性意义。

  相比传统重工业省份,广东在石油资源上并不占优势。湛江何以赢得诸多重大化工项目的青睐,成为广东临港重化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湛江港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龙海东介绍道,东海岛的深水良港是这些大项目企业最为看重的因素。东海岛,不仅是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最短途港,还是国内第七、华南地区唯一具备常态化开展40万吨级船舶接卸工作的港口。

  “40万吨级大船什么概念?相当于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船长361米,船宽65米,型深30.2米,满载夏季吃水23米深,是真正的超级货船。”龙海东介绍道,今年以来,湛江港已经迎来三艘40万吨铁矿船全卸通关。

  借助4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大型专业化码头优势,湛江港集团在全国首创不同国别多矿种保税混矿等增值服务模式,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2022年湛江港完成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和澳洲力拓进口量、简单加工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3%、31.7%,VALE混矿量居全国港口第3位。

  围绕大项目的建设,湛江过去5-10年做得最多是“大手笔”是加码港口基建投资。

  2021年12月,巴斯夫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大件码头正式开工建设,这里将成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建设期间大型装置、构件、模块运输上岸的主要通道。在此之前,中科炼化等千亿级龙头产业也都自建了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或工厂。

  如中科炼化的自建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直线距离仅1000米,港口年吞吐能力3400万吨,该企业是国内离中东原油主要产地海上运输距离最近的炼化企业。

  “原油加工生产为成品油,并运送至加油站,从生产到使用,6天即可完成。” 中科炼化副总工程师郭胜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整个链条看,工厂运输原油直接从中东拉到码头,卸下进厂,加工后再运输出口,“前港后厂”优势明显。

  随着重点项目的进驻,项目之间沟通交流机制形成,则为未来的“协同生产”,打造广东沿海2万亿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更多可能。

  郭胜军介绍,“片区已开始实现循环经济,如湛江钢铁生产的氮气、氢气、氧气都会拉到我们这边。”

  “港口对临港产业的集群效应正在显现,除了促进招商引资,也延伸了本地产业链条。”龙海东介绍,目前,湛江钢铁、中科炼化、晨鸣纸业三家企业产值合计超过1500亿元,占湛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中石化商业储备库、中油燃料油、米克化能等20余家临港企业也已在港区内投资,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龙海东认为,虽然湛江港与国内大港在集装箱等指标运量差距还较大,但借助湛江港口能力的提升和临港产业的高速发展,湛江形成“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2022年湛江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24.8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依托湛江港集团港口发生业务的进出口值合计约406亿元,就占比65%。  

  从“绿色工厂”到“红树林经济学”

  在东海岛采访中,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厂线是媒体团对湛江重大化工项目最直观的感受。

  在中科炼化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中国石化最大的全厂一体化管控中心内,安置有近400台控制台,240多台DCS等各种控制系统操作站。作为全厂的“大脑”,这里可随时对全厂30多套生产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发布调度指令。

  “工厂现场的阀门都在这里调控,生产工艺设备安全参数都能一目了然。”中科炼化副总工程师郭胜军介绍。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同时大幅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郭胜军介绍,作为年产近1500万吨炼化加工原(料)油、80多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科炼化员工只有同规模炼化企业的四分之一,为1700人左右。

  在宝钢湛江钢铁厂(简称“湛江钢铁”),数字化设备诠释了现代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板坯进入加热炉,在里待4个小时,升温至1200℃,通红的板坯用240公斤的高压水流冲刷,轧机反复轧压后,长度增加一倍,厚度减薄一半,随后再进入第二个轧机……直至钢材快速降温后,钢铁成卷,等待出厂。

  这个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的碳钢板材制造地,产能、效率都非常“硬核”。

  “2250mm热轧厂线,平均100秒实现1卷25吨钢卷出厂,这个效率目前是世界第一。”湛江钢铁热轧厂厂长朱蔚林介绍,该厂线2018年就已是国内首条突破600万吨的单条产线,2022年实现688万吨产量,日产2万吨,以4000元每吨计算,日产值实现8000万元。

  与传统印象中黑乎乎的钢铁厂不一样,湛江钢铁厂生产线内干净整洁,厂区也绿意盎然。

  “绿色生产是湛江钢铁的另一张名片。”朱蔚林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钢铁废水的环保处理,是所有钢铁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但2020年湛江钢铁就已成为国内首家固(危)废100%不出厂的钢铁企业,全厂建设23套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100%处理,98%厂内回用。该厂还建设了全球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总投资18.9亿元,预计2023年底建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打造世界最高效率、最具竞争力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在湛江钢铁的绿色工厂,这样颇为醒目的标语,也彰显了绿色低碳发展是企业的内生需求。

  “绿色”更是湛江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2023新春第一会上,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在全省发言中,表示湛江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还特别提到:要突出港城特色,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上牧歌,建设“红树林之城”,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湛江红树林面积广阔,占全国33%,全省88%。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在全球红树林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背景下,湛江却实现逆势增长,并开启一项最大的造林工程,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在“红树林之城”,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湛江有较为前沿的探索。

  最为直接的就是“卖空气”。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这是湛江乃至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按新种2813公顷红树林计算,则产出二氧化碳减排量为4万余吨。

  据牵头制定核算方法的湛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湛江市虽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但碳排放压力还是不小,控排企业,均有限定的排放量,一旦超量只能停产,不想停产就要去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指标,全省碳配额价格是70-80元/吨,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价格是20-30元/吨,“保护红树林、发展红树林碳汇非常重要”。

  据说,全中国10只对虾有6只来自湛江,10颗菠萝有6颗也来自湛江。

  “我们鼓励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将红树林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收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如今,更多人想到湛江,不仅有对虾、菠萝、蓝天碧海,还有绿色产业和红树林。”湛江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作者:刘黎霞)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