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公益岗兜底 脱贫户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①)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公益岗兜底 脱贫户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①)

来源:人民日报2023-02-27 09:4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

  做好兜底保障,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的作用;增强内生动力,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脱贫户进行开发式帮扶;强化对口援助,深入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在各地各部门的多种举措下,一个个脱贫家庭实现持续增收、逐步致富。本版今起推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清晨5点,67岁的马凤义摸黑起了床,悄悄进了厨房,烧柴切菜,麻利地做起早餐。锅盖一掀,雾气蒸腾;饭菜上桌,清香四溢,他这才返回卧室,轻声叫醒了妻子。

  “今早,咱做个醋熘白菜、炒土豆片。”马凤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明义乡双龙河村的村民。七八年前,他的妻子张立军接连患上脑梗、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两口子四处求医问药,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外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看着踉踉跄跄、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本来年年外出做焊工或厨师的马凤义决定守在妻子身旁,但没了务工收入,十几种药品的费用还是让他犯了愁。

  好在村里很快开发了公益性岗位——马凤义先后担任光伏电站维护员、公共卫生保洁员,还参与了不少公益性灵活用工,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利用收入积蓄和贴息贷款发展致富产业,带动其他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马凤义家中,听他讲述过去这一年的故事。

  公益岗位稳步增收

  “党的政策好,咱更得好好干”

  正月十五的夜晚,爆竹声过后,鞭炮礼花的纸屑铺满村间小路。正月十六,往往是老马工作量最大的一天。小路、沟渠、绿化带……马凤义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虽然清理费时费力,但图一个喜庆吉祥,满眼红红火火,看着其实心里也挺高兴。”马凤义说。一早跨上电动车时,张立军也拎着扫帚、簸箕坐上了车:“你干活儿那么细致,我不帮一把,到天黑你也干不完。”马凤义两口子常常一起干活。蓝色三轮车旁,这边人扫,那边人收,有说有笑,“活儿干得更快、更好、更乐呵”。

  在双龙河村,从马凤义的上一份公益性岗位工作开始,他便凭着认真肯干出了名。2015年,得知马凤义家里的变故后,村两委很快上门进行考察,推荐合适的公益性岗位。“老马经历丰富,吃苦耐劳,人缘很好。”村党支部书记刘双说,大家都同意,不仅让马凤义担任光伏电站维护员,还任四人维护小队的队长。

  那几年,冬天一下雪,夏天一刮风,马凤义就紧张起来。风雪一停,他立刻打电话联系队员,第一时间为光伏板清雪清灰。“得让光伏板尽快发电,耽误一分钟都不行。”马凤义说,“岗位收入虽然不算多,但这代表大家对我的信任。”

  到了2018年末,在产业分红、耕地增收、公益岗位工资的带动下,马凤义两口子脱了贫。可是,他心里也犯嘀咕:脱了贫,公益性岗位还能干下去吗?

  “随着管理机制优化,光伏电站维护员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要减员两名。”2019年初,驻村第一书记桂树臣的一席话,让马凤义心凉了半截。“但摘帽不摘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桂树臣很快补充道,“你的公益岗位考核年年优秀,大家都希望你继续做村里的保洁员。”

  老马的乡村保洁员工作,工资比上一份公益岗位更高,年收入8400元左右。村里给配的垃圾转运电动车,总是被他擦得干干净净。每天清晨7点,老马和妻子吃过早餐,便沿着一条条村道哗哗清扫起来,垃圾被就近收进全村的10余个垃圾桶中,等到转运车来,老马再协助转运工逐一将桶中垃圾运到车上。

  “最怕冬天垃圾被冻住,只能倒扣垃圾桶,一点点敲打出来。”马凤义说,2019年至今,一年360多天,自己雷打不动,日日出车清扫,春节、国庆节都不例外。“党的政策好,咱更得好好干。”马凤义说,保洁员护的是家门口的村容村貌、是乡亲们的居住环境。

  去年,佳木斯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8466人,人均年增收约1.6万元。“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级就业部门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入户实地走访,宣传公益性岗位政策,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数据比对,人社部门与乡村振兴部门共享脱贫人口名单,按照名单开展‘一对一’对接,登记就业需求和个人优劣势。同时建立就业援助工作台账,根据其就业需求和个人特点推荐相匹配的公益性岗位。”佳木斯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吴天训说,全市公益性岗位在持续“扩容提质”。

  灵活用工多劳多得

  “活虽不多,但管理严格,效率也高”

  清晨,一车车花苗被拉进双龙河村,早就等候在村路旁的村民们纷纷上前,刨坑、浇水、栽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完工后,工资按工时结算。那天马凤义站在花团锦簇的花带前,夫妻俩合了张影,笑得灿烂。

  “这是村里公益性的灵活用工岗位,会优先指派给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明义乡副乡长孙青峰介绍,马凤义会干肯干,但年纪较大,血压微高,所以只要不是重体力活,都会安排他来做。

  2022年,除了每年签约的公益性岗位,通过栽花、扫雪、清理工程垃圾等零活,马凤义一年又增收1200余元。

  “一个上午下来,黄土带变成了几百米的花带,五颜六色,香气扑鼻,别提多有成就感了。”灵活用工有很多种,但马凤义最喜欢的是栽花种树。他翻开手机里的一张张照片,十分自豪,“走在村子里,那叫一个舒服。”

  “活虽不多,但管理严格,效率也高。”马凤义拿不久前那次大清雪举例,村里新修了近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了方便村民活动,4个人花了一天半就清运了广场上厚重的积雪,“开工前要定点打卡拍照,当天完工后也会拍照,每天都是如此。”

  佳木斯市人社部门按照“谁开发、谁负责,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指导村两委建立并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安置对象、安置流程、岗位职责、待遇水平、考勤标准、退出机制等事项,建立完善村级管理台账,杜绝“变相发钱”“人岗不适”等现象。

  “上岗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地点、工作标准和工作纪律都是明确的,也会有专人做好出勤、收工记录,监督公益性岗位人员完成工作任务。”吴天训介绍,“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这类岗位的基本原则。

  “隔三差五,工作队和村领导都会过来瞧瞧问问,出谋划策,咱们脱贫户心里暖着呢!”马凤义说。

  桦南县还建立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联通共享,出现医疗支出较大、自费超万元的脱贫户,县直各部门和村两委第一时间共享名单,入户上门调查是否有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户遭遇意外或受灾,可主动向村委会申请监测,村两委根据户情实际制定‘一户一策’救助帮扶;村干部还会对每户脱贫户开展每年至少3次排查,按照清单评估风险,第一时间帮扶。”孙青峰介绍。

  产业带动日子红火

  “都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把买卖做了”

  空气中飘浮着甜蜜的香味,马凤义家的小院前排起长队,村民们正在购买他家产的蜂蜜。两口子忙活了一个上午,搅蜜两三个小时,再过滤掉杂质,蜂蜜中的水分早已散去,尝起来口感甜腻。

  “一年卖得比一年好。如今,都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把买卖做了。”马凤义难忘去年蜂蜜生意的火爆,“村里栽花铺院的面积大了,也更适合蜜蜂活动。”

  双龙河村地处半山区,发展大型农业并无优势,但林草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养蜂等养殖业的先天条件。几年前,得知马凤义年轻时有养蜂的手艺,桂树臣上门鼓励他开展庭院养蜂,“县里有养蜂协会,每年好几次讲座,还能电话指导。个人积蓄不够,还可以申请国家脱贫攻坚小额贷款。”

  靠着公益岗位攒下的积蓄,加上5万元免息贷款,马凤义很快投身养蜂产业。他进县城买下几张教学光盘、几本技术书籍,记下一大本学习笔记,很快捡起了养蜂技术。马凤义也常常坐车去县里的养蜂协会参加培训,“这不,去年蜂群害了白垩病,就是用学来的办法解决的。”

  从最初的4箱蜜蜂,到如今的40多箱,老马的技术越来越好,去年,他还收下几个徒弟,时常骑着车到别的村屯指导技术。

  2022年,通过养蜂,马凤义增收1万元以上。“原来院里苍蝇乱撞,现在只有蜜蜂飞舞。”马凤义笑着道出原因,一方面,公益岗位壮大了保洁员队伍,村容村貌更有保证;另一方面,抽水马桶全村覆盖,旱厕不见了。“生活富裕,村子干净,生活舒心多了!”马凤义说。

  2020年以来,黑龙江全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6万人,稳就业、促增收,脱贫后的民生幸福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本报记者 张艺开)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