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渝东粮仓”到“西部预制菜之都”——重庆农业基地产业升级观察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从“渝东粮仓”到“西部预制菜之都”——重庆农业基地产业升级观察

来源:新华社2023-02-10 09:54

  小面、毛血旺、烤鱼……走进位于重庆梁平区的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展览馆,上百种预制菜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地道的重庆美食只需加热甚至开袋就能享用。在这里的智能餐厅,消费者还能品尝由自动烹饪机、送菜机器人制作的菜肴。今年春节假期,这个集购物餐饮、饮食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展览馆,成了当地市民买年货、吃年夜饭的“打卡地”。

  消费者在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展览馆购买预制菜产品。新华社记者周凯摄

  展览馆楼上是预制菜生产企业。浙江宁波商人汪新宽原在梁平区开宁波菜馆,2022年他将老家亲友生产的海鲜预制菜放到展览馆销售,很快被抢购一空,这让他看到商机。当年12月底,汪新宽的海老汉(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在预制菜产业园投产。

  “西部地区对海鲜产品需求旺,我生产的海鲜及预制菜产品近50种,投产到现在销售额就达500万元。随着消费回暖,今年销售5000万元没问题!”汪新宽充满信心地说。

  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是梁平区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梁平拥有山城重庆少有的大平原,现有耕地100多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素有“渝东粮仓”之誉。

  梁平区区长陈孟文介绍,这里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基础,但过去存在产业链短、品牌力不强等问题。随着我国消费不断升级,预制菜产品因烹饪便捷、品种多样受到年轻消费群体欢迎。“我们利用农业优势,2022年开始全力打造‘西部预制菜之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梁平区出台系列政策,从冷链物流、检验保鲜等方面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让企业快落地、快投产、快发展。

  在梁平区奇爽食品有限公司,“小洞天”牌酸菜鱼、藤椒小酥肉等数十种预制菜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让这个中华老字号川菜品牌焕发了新活力。公司负责人戴煌昭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主导建设了检验检测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还搭建了行业展销平台,政企协同制定预制菜标准,有力促进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美味的预制菜离不开优质的食材。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唐小平介绍,作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梁平区近些年持续推进水土治理,既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绿色原材料,也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礼让镇川西村的数千亩鱼塘如同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过去这里因养鱼水污染严重,鱼也卖不出好价格。近几年,梁平区以“大面积养水、小面积养鱼”的思路,建设净化池等设施治理养殖废水,推广鱼菜、鱼稻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

  川西村养殖户罗小红说:“现在水清了,鱼的品质好了,再加上预制菜产业对鱼的需求不断增加,养鱼大有希望。我承包了126亩鱼塘,去年卖了300万元。”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1月梁平区设立了预制菜集散分拨中心,将全国知名预制菜品牌汇集起来,构建“买全国、卖世界”的预制菜贸易基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最近,重庆渝玫食品有限公司合伙人邹冬忙着把企业搬往预制菜产业园的标准厂房。“我们的剁椒酱、自热火锅等产品供不应求,老厂房不够用,新厂房建好后生产线将从现在的1条扩大到5条,我们还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把中国美食卖到国外去。”他说。

  数据显示,2022年梁平区引进预制菜产业项目51个,推出预制菜新品100余种,食品加工企业达到300余家,预制菜规上工业产值达58.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迈向中高端。(记者周凯)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来客流高峰。
2025-05-09 09:48
从成熟的水果到甜腻的酸奶,含有糖或其替代品的食物都能激活甜味受体,触发被大脑视为富含能量的奖励信号的信号级联反应。经过20多年的研究,虽然科学家已经破译了其他味觉受体的结构,如苦味受体,但甜味受体的精确结构仍然难以捉摸。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