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严”字当头、推向纵深,透视2022年中国反腐败工作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严”字当头、推向纵深,透视2022年中国反腐败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2-28 15:06

  (年终特稿)“严”字当头、推向纵深,透视2022年中国反腐败工作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张素谢雁冰)临近岁末,中国反腐高压态势不减。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因涉嫌受贿被公诉,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被“断崖式处理”,连日来官方披露多名落马官员的贪腐细节……一系列举措引发关注。

  重拳反腐、步履不停,这也是全年中国反腐败工作的缩影。纵观2022年反腐败工作,专家认为呈现两个特征:一方面,坚持严的主基调下“不松劲不停步”,将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另一方面,锚定关键领域,突出重点,持续强化制度反腐。

  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

  “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今年工作时有此表述。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截至目前,年内已有32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其中,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是本年度首个被查的省部级官员,也是中共十九大以来西藏“首虎”。

  “今年的反腐败工作一如既往,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再释出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决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2022年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中管干部已达35名,其中有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两人均被指参加了孙力军政治团伙,该政治团伙多名成员已先后受审。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对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毫不手软’,年内多个‘老虎’落马、受审,还有在政法、金融、粮食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查处一批案件,可谓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

  回首全年,从一天内通报四“虎”被“双开”,到“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的“密集反腐周”;从粮仓“硕鼠”被揪出,到“政法风暴”不停歇,官方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反腐败工作,“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

  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首次以法律法规形式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出规定,今年,该表述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有评论称,这是以党的根本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根本遵循。

  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还体现在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就在二十大闭幕不久,中共高层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释出加强作风建设的信号。

  “从监察官法正式实施,到出台《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等,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制度‘笼子’不断扎紧,也推动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庄德水说。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表示,通过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将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坚定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

  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持续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和追逃追赃,成效明显。今年,外逃27年之久的“红通人员”屈健玲被缉捕遣返回中国、潜逃29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肖秀娣回国投案自首,彰显了中方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鲜明态度。

  与此同时,作为金砖国家反腐败工作组轮值主席,中方主办金砖国家“反腐败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等活动,为全球反腐败治理贡献力量。

  “我们还在国际或地区会议上主动设置反腐败议题。”竹立家举例说,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再次鲜明提出反腐败中国主张,第19个国际反腐败日当日公布的中沙联合声明写入“打击一切形式的跨国腐败犯罪”等内容,都彰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深入推进反腐败合作的坚定意志、坚强决心。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2023年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将“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还将“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等。

  受访学者据此展望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只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永吹反腐冲锋号,中国就一定能打赢反腐败斗争的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