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小微企业如何闯关——河南郸城县稳市场主体情况调查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中小微企业如何闯关——河南郸城县稳市场主体情况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2022-12-02 14:00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中小微企业面临人力不足、供应紧缺、物流受阻等多重考验。即便如此,不少企业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抓住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机遇,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慢慢恢复元气。

  中小微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中小微企业兴,则社会经济兴。作为经济运行的细胞,中小微企业是稳住经济大盘、保障社会就业的主力军,更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一些活跃在县城、镇村的中小微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灵活应对,不断寻找发展契机,在地方利好政策的帮扶下慢慢恢复元气。这些中小微企业是如何挺过重重风浪的?它们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前往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进行采访。

  技术过硬是底气

  在郸城县秋渠乡于寨村口的威丽渔具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着打磨、拉丝、涂装、贴标……一条条海钓竿从这里走向世界。

  “我们拥有国内先进的海钓竿生产技术,就算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我们也有订单保障,心里踏实。再加上办理通行证非常顺利,运输并没有受太大影响,现在已经恢复满负荷生产。”威丽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红伟说。

  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郸城县,近年来发挥面向江浙一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借助全县30多万劳务大军陆续返乡创业的大潮,留住大批技能人才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一个个中小微企业在村庄落地,形成了乡乡有工厂、村村有车间的景象。

  曾红伟就是返乡创业潮中的典型代表,他在创业成功、准备谋求更宽广的创业门路时,恰好收到老家郸城抛出的橄榄枝,几十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让他安心在家乡投资办厂。

  近3年来,郸城县通过招商引资落地企业538家,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办523个行政村,企业招工、群众就业享受着“近水楼台”的优势。

  “我的工作主要是给鱼竿末端贴上1毫米宽、5毫米长的小标签。需要用指尖儿掐着、仔细盯着才能贴好,一天能贴1000多个。”于寨村30岁的村民于金秋是威丽渔具的工人,凭着一双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月收入3000多元。

  40多岁的李芝凭借多年在渔具厂打工学到的技术,已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技术员。看着威丽渔具车间墙上的标语,她感慨良多,“‘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这话说到俺心窝里了。年轻时天南海北四处打工,如今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看不便外出,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四五千元”。

  李芝心细手快,操作机器拉丝、涂装样样精通,她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新员工,成为大家致富的好帮手;于金秋眼明手巧,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发挥自己手稳、心静的特点,掌握了在直径1毫米鱼竿末端贴标的技术。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中小微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同样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曾红伟、李芝等人的故事,正是郸城县引进企业、培育技能人才的一个缩影。

  在郸城县宁平镇街头,刚挂上“浙能电源郸城分厂”招牌的工厂生产一线十分忙碌。宁平镇徐楼村的潘环英正为石墨烯蓄电池的正负极点胶水,待烘烤定型后再把电池搬下流水线等待包装,一块电池的重量约15公斤。“点胶水时要轻点、稳控,搬电池时要全力以赴。”这“一轻一重”看似简单,却需要反复操作练习才能拿捏到位。

  “这里既是加工点,又是中部区域仓库。”宁平镇李孟胡庄的李彪2014年回乡创业开办电池厂,2021年起与浙能电源合作生产。他的电池厂带动了周边2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

  从一名打工仔到大企业的股东之一,再到返乡创业当老板,用当地话说,如果没有一门看家本领是“盖”不住的。李彪被当地人称为“电池大王”,只要他看一眼电池生产线,就能知道哪里存在问题。

  问到疫情对企业的冲击,李彪坦言,主要体现在生产进度被拖延、原材料等供应链供给跟不上、订单执行延后等。“不过,当地政府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行证,还提供各项税收返还政策,再加上这里是分厂、仓库,工人都是附近村庄的群众,在工厂上班没有后顾之忧。现在订单量足,工厂满负荷运行,相信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李彪说。

  创新才能走得远

  “奶茶的杯子和吸管,快餐的碗、盘、勺、叉……这些产品都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填埋后能降解为植物可吸收的成分。”今年47岁的王绍强也是郸城县返乡创业大潮中的一员。借助当地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产业的契机,他的公司生产出绿色环保制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各地“限塑”“禁塑”力度不断加大,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河南省委、省政府将生物新材料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这为当地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今年3月份,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的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研究院的成立也帮助金丹科技等企业瞄准乳酸、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世界前沿技术难题,以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模式,打造世界一流可降解材料的开放共享平台。

  在油墨印染行业打拼多年的王绍强嗅到了可降解新材料的商机,于2020年返乡创业。“这是以玉米为原料的聚乳酸生产的食品袋。”在与金丹科技距离不足千米的高新区创业园内,王绍强创立了河南安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聚乳酸材料生产的超市手提袋、快餐用具等日用环保制品,正从高端消费市场向大众市场普及。

  不论是国家和地方给予的政策支持,还是良好的研发环境,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园区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乳酸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和地方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乳酸生物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均设立在金丹科技,形成“院士、博导、博士、硕士、学士”一体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团队,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生产联合体,承担并完成50多个技术项目,取得了49项国家专利,其中8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3项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由金丹科技自主研发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也打破了国外技术及市场垄断。

  与金丹科技这类大企业相比,王绍强的小公司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他通过不断创新,让企业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把聚乳酸改性,根据热度、硬度、柔韧度需求进行生产,制成生活用品。改性车间里,聚乳酸热熔、加料改性、烘干、切断;成品车间里,吹膜、墨印、成型、切割、包装……王绍强还在摸索改进生产线,创新各式各样的可降解环保袋,让产品从小县城走向世界。

  “现在县里外出招商都带着可降解环保袋,当‘推销员’。我们力挺有创新担当的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郸城县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磊说。

  好环境提振信心

  县域经济是各地稳住经济大盘的“底座”,发挥好县域经济“压舱石”作用,能更好稳住经济大盘的“硬支撑”。疫情的反复冲击,考验着县域经济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效。

  “这批订单之前受到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为保障重点工程建设,政府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我们先发货到苏州,再转运至上海,解决了运输难题。”在河南瑞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玉新指挥着一辆运输车辆吊装阻燃新材料。他告诉记者,建厂初期,郸城县提供了食宿生产一体化的生产区,工人闭环管理,没有因为人力问题影响生产。

  赵玉新也是郸城人,当初回乡建厂,看中的就是这里的营商环境。从回乡考察到投产运营,全程都有一名当地干部提供“保姆式”指导和服务。2020年度,郸城县营商环境评价取得全市第一、全省第17位的成绩。

  “这些阻燃新材料之前一直被国际企业垄断,我们研发出来后,倒逼国外企业纷纷降价。我们的原料优良、发展环境优越,在国际市场已经站稳脚跟。”赵玉新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不过,河南县域中小微企业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市场萎缩、资金短缺等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把各种减、免、返、送、驻等惠企利企政策送到企业身边,为中小微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为了给企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外,郸城县还在完善产业布局上不断探索。

  郸城县今年谋划各类项目251个,总投资732亿元。其中,上市企业金丹科技已形成年产12.8万吨乳酸及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30%以上产品出口。

  郸城县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紧抓东南沿海伞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与天堂、梅花、红叶、宝丽姿等知名伞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伞业产业园,吸引106家制伞企业入驻,相关从业人员达9300多人,年产值达9亿元。同时,郸城坚持“县有总部、乡有分厂、村有车间、户有作坊”的工作布局,推动生产加工向乡村延伸,已设置201个乡村加工点,增加近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4月份,国务院同意在郸城县建设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以建设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为核心,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南京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30多所知名院校的专家团队已经进驻,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初步谋划了科技创新、全产业链融合体、数字农业、土壤改良、基础设施、小麦新品种、人才培育7大类17个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我们全面落实好稳经济各项政策,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去攻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各项政策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说。(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