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大主题交汇“二○二二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三大主题交汇“二○二二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10-27 09:14

  人类文明经典、电竞、新民乐:

  三大主题交汇“二○二二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

  经过7年的耕耘,“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始终着力于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创新实现后奥运时代文化地理资源再利用,突出高尚艺术品位和鲜明艺术个性,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成为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发展定位需求,能够代表高品质音乐会水平的首都文化品牌。“2022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奏响,标志着“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这一首都优秀音乐会品牌步入第七个年头。

  本届音乐季由北京演艺集团主办,北京京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京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22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总导演申琦介绍,“双奥之城”北京见证了光荣与梦想,也见证了全人类的团结和友谊,因此,本届音乐季以“致敬奥运、律动你我”为主线,推出了3台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的系列音乐会。指挥家夏小汤、小提琴演奏家柴亮、女高音歌唱家王莉、男高音歌唱家王凯及指挥家、爵士钢琴家金野等携手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为观众带来《光荣与梦想》《激情与荣耀》和《国乐的摇摆》3场不同主题的音乐会。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本届音乐季由往年的夏季延期到了秋天,由户外转移到室内举办,为营造不同于往常音乐厅的效果,主办方在舞美上颇费心思,将很多室外的元素复制到了室内,比如星空、彩虹等,通过声、光、电的形式复原到室内,营造视听双重享受。

  重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

  音乐季的首场音乐会《光荣与梦想》精选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时的经典曲目,让观众在享受精彩交响视听盛宴的同时,再次重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激动人心的时刻。音乐会以演奏、协奏、演唱等多种方式呈现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艺术经典,从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到埃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再到中国运动员入场时的《歌唱祖国》,力邀观众享受经典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表达对人类文明经典的敬意。

  本场音乐会由夏小汤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对于音乐会的选曲,夏小汤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曲目全部选用的是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这场音乐会我们从中选择了22首作品,通过音乐激发人们的动力、斗志以及对于体育精神的热爱。”

  “音乐有一种无形的渗透力,这种渗透力有助于运动员把情绪和能量召唤出来,音乐家也是一样,在上台前的情绪也不能被压抑,一定要充分释放。音乐会选的每一首曲子都是令人心潮澎湃、精神饱满、昂扬向上的,这就是传世经典的魅力。”夏小汤说。

  王者电竞主题交响音乐会受关注

  音乐季的第二场音乐会《激情与荣耀》同样是夏小汤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以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奏响电竞游戏《王者荣耀》原声作品。在电竞作为数字体育产业的新兴模式、电竞项目已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当下,这场音乐会通过电竞与交响乐跨界融合的形式,沟通起游戏与音乐、古典与流行。借由《王者荣耀》在年轻人中的流行度,让交响音乐会触达更广泛、更多元的听众。

  作为“80后”,夏小汤对这台电竞主题音乐会深有共鸣。“音乐会对《王者荣耀》的音乐进行了二次创作,还有10余件民族乐器和交响乐进行合作,加上合唱部分,声音结合画面,整个呈现效果是五彩斑斓的,现场很‘燃’。”夏小汤说,“游戏主题的音乐会对青年观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让电竞游戏成为一个包含了文化、艺术、音乐的载体,魅力十足。”

  国乐可以这样“摇摆”

  音乐季第三场《国乐的摇摆》融合音乐会是一台动感十足、极具现代感的民族音乐会,通过民族管弦乐的演出形式展现拉丁音乐、爵士音乐的独特魅力。整场演出由《小河淌水》《中国红》《Take Five》等13首不同风格的原创和改编作品组成,不仅有中国音乐,也有世界经典作品。

  《国乐的摇摆》是北京民族乐团2022年推出的大型创作项目。成立近7年的北京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普及创新领域做了很多大胆尝试,曾经推出的流行音乐会《国潮》《国风》以及面对少年儿童的《国漫》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

  北京民族乐团的成员平均年龄不大,充满活力,技巧却非常娴熟老道,每一次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六七十人一起拿着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演绎爵士,并非易事,为此,乐团邀请金野为大家上了一堂公开课,普及如何用二胡、琵琶、笛子、唢呐等乐器演奏西方的音乐。

  北京民族乐团演出运营部主任王巍巍介绍,《国乐的摇摆》在演出形式上既有大编制乐队的合奏,也有民族乐器担任独奏的演出形式,为进一步探索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还加入了诸多新颖的创新形式,同时也为现场观众设计了有趣的互动环节,让观众感受民族音乐融合魅力的同时能够参与其中。(记者 胡 芳)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 2025年海南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