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华书局创立110周年——守正出新,赓续中华文脉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中华书局创立110周年——守正出新,赓续中华文脉

来源:人民日报2022-09-21 16:18

  中华书局诞生于110年前。110年来,这家以“中华”为名的出版机构始终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以推动民族进步为旨归,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出版人守护中华文化、贡献国家民族的家国情怀。

  国史新貌 功在千秋

  “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写于100多年前的这句话,今天依然镌刻在书局大厅的入口处。

  “中华书局能从一家小小的民营出版社发展成今天中国最大的专业出版机构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是内在的精神动力。”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周绚隆说。

  自成立之日起,中华书局就把“为往圣继绝学 为国家保文脉”作为自己的使命,投入满腔热情,110年来,坚守不渝。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就以现代排印方式整理出版大型古籍丛书《四部备要》,影印出版号称“古代百科全书”的《古今图书集成》。

  1958年,随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进入新阶段。在古籍小组领导下,中华书局先后整理出版了《资治通鉴》《全唐诗》《全宋词》《甲骨文合集》等大型古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基本典籍,奠定了中华书局新的历史地位。

  最能代表中华书局古籍整理成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整理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这套书被公认为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代表作,对中华文化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以前想要方便地阅读“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却并不容易,各种版本字句差讹,名目繁多,没有标点分段,读起来困难重重。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工程于1958年启动。一时群贤毕至、大师云集。20年孜孜不倦,20年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终于呈献出一部“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的“二十四史”。从此,这部以往只能供专家学者阅读的古籍化身千百,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人案头可备、能实实在在阅读利用之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进入新时代,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永乐大典》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稳步推进,《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五礼通考》《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等代表古籍整理水平的重量级图书相继出版……

  值得指出的是,出版这些著作,中华书局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很多项目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主持或深度参与整理编撰,历时十余年才完成,但正如中华书局前任总经理徐俊所说“这类书即使没有补贴我们也要做”。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至今,中华书局系统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古籍,覆盖了经史子集各类,体系完整、质量上乘,满足了学术界文化界的阅读使用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正本清源的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精神品格 薪火相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但对中华书局而言,献身学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却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而这种精神不仅仅属于中华书局,更属于整个学术界。

  2006年,中华书局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订工作。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具体承担此次修订工作,负责人胡珂是一位80后,她说:“我们虽然在学养上和前辈大师尚有距离,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前辈们献身学术、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依然在传承,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订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部更准确、更完备的史学典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修订者和中华书局的编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以《梁书》为例,在“二十四史”里,这部书体量较小,但即使如此,修订者仅仅在其中一卷就给出了几百条修订意见,全部校勘长编高达上百万字。责任编辑把校勘记打印出来,数千页A4纸堆在桌面,像一座小山。点校本《史记》早被学术界公认是整理水平最高、最可靠的本子,但经过此次8年的修订,仅校勘记就新增了3400多条,处理文字约3700字,重要的标点改动约6000处。“‘校书如扫落叶’,古人这句话我们深有体会。”《梁书》修订本责编李勉说。

  精审细校已经成为中华书局的“基因”。有时为了一个名词或一个标点,编辑要和修订者反复沟通多次,不乏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此时就要反复查对文献、研究版本,寻找新的根据。负责主持修订“新旧五代史”等三部史书的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感慨地说:“参与修订工作后,可以切身感受到整个工作的规范严谨,相当于自己也再次历经专业的学术训练。”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培育并传承的这种精神为中华书局赢得了崇高声誉,许多学者把在中华书局出书视为对自己学术地位的肯定。历史学家顾颉刚甚至在遗嘱中要求把自己的全部著作交由中华书局出版。

  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华书局紧随时代步伐,锐意创新、守正出新,打造出“网上的中华书局”和“面向大众的中华书局”。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检索古籍”“人工智能自动点校古籍”“三维全息苏东坡朗诵古诗”……这些以往难以想象的新应用是由中华书局下属古籍数字化企业古联公司开发的,这些应用极大拓展了古籍的应用场景、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使古籍和传统文化离群众更近了。

  目前,中华书局创设的籍合网拥有22万注册用户,30多个大型古籍数据库拥有40亿字的海量内容,服务海内外140多家机构。还拥有一个总字数超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数据主要用于机器深度学习、训练人工智能。现在,中华书局开发的古籍智能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给古籍断句标点、自动标记人名地名、自动核对引文、自动识别古籍文字等。“这些技术工具与众包平台相结合,在古籍数字化整理和编辑过程中爆发出巨大能量,极大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说。

  “大专家写小文章”是中华书局开创的优秀传统之一。《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华活页文选》《文史知识》等读物把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广大读者,数十年来畅销不衰。

  进入新时代,中华书局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佳作不断涌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建筑的意境》《〈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故宫营建六百年》《百年革命家书》《发现三星堆》等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著作反复再版。“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一本书读懂”系列、“国民阅读经典”、“中华经典藏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等经典文本普及系列……照顾到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受到广泛欢迎。

  线上直播、名家讲座、趣味视频、嘉宾探店、神秘盲盒……近年来,中华书局不断创新,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宣传品牌,服务公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华书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自己的使命任务,守正出新,砥砺前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周绚隆说。

  本报记者 张 贺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 大道通进夏牧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