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剧本杀”包裹下的,是悬疑短剧转向现实的温情表达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剧本杀”包裹下的,是悬疑短剧转向现实的温情表达

来源:文汇报2022-09-21 16:12

  黄启哲

  冬至清晨,母亲目送九岁的儿子出门上学,先行出发的父亲在楼下暖车等待儿子。可不过一分钟的下楼时间,孩子竟在楼道里凭空消失。播出刚过半程时,《消失的孩子》就凭借丝丝入扣的剧情与对家庭情感的深刻洞察,被业界与观众一致看好,预言为今年悬疑短剧的一匹黑马。目前其7.7分的网友评分,与年初悬疑叠加“无限流”时间循环的《开端》相当。

  究其收获不错口碑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原著小说有着较高的还原度——《海葵》作为首发于网络平台的悬疑小说有着8.6的高评分;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剧本杀”式的叙事模式,带给观众更具参与感、沉浸感的观剧体验。不过,《消失的孩子》虽以黑马之姿赢得较高口碑,但距离《开端》和《沉默的真相》等“现象级”还差一口气。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消失的孩子》或许能在暂别上一个悬疑剧大热周期后,给予后续悬疑创作者以启示——相比于剑走偏锋一味渲染案件的离奇恐怖与夸大“人性之恶”吸睛,以“剧本杀”的叙事创新一样能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困境讲出“悬疑感”;而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在与剧中人一同推理、经历过后,获得向善的温暖力量。

  “剧本杀”叙事下反思何为“爱的教育”

  “你叫杨远,但你从未走远。你的生活陷入一种循环的困境。”《消失的孩子》每集开头,都会以这样的第二人称展开叙述,细腻勾勒人物看似平静现实生活下的心理困境。而这也成为该剧带给观众的第一重“剧本杀”观感——仿佛“剧本杀”开局时每个玩家手中拿到的人物剧本,强化代入感的同时,也为同一案件的推理和剧情推进提供多元视角。

  而随着警方对杨远儿子杨莫失踪的介入调查,涉案人员逐一登场。相比于一般的悬疑剧,剧中人物不多,但都有作案动机和嫌疑,可每个人又似乎都有合理的不在场证明。女警张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靠的不是天才般的灵光乍现,或是对于早早锁定嫌疑人后的执着追踪,而是通过拼凑一块块线索拼图,不断排除“干扰项”来找寻真凶。而这一呈现,也与“剧本杀”的游戏进程相似,是为第二重“剧本杀”观感。

  第三重“剧本杀”观感,则来自于剧集在围绕“儿童失踪案”这一主线故事推进同时,更在线索交叠与剧情穿插中,牵出藏尸冒领退休金案、女房东遭遇性侵案。案中案、连环套的结构在悬疑剧创作中并不鲜见,但《消失的孩子》选择的呈现方式,更接近于“剧本杀”支线剧情、支线任务的处理:即案件的关键人物高度重合,彼此关联、互为因果,唯有逐一破解,相互论证,方能让真凶浮出水面。

  值得肯定的是,主创将“剧本杀”游戏引入影视创作,不只是为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追剧体验,而是在这种叙事逻辑下,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精准再现与深刻洞察,从而凸显对于何为“爱的教育”的反思追问。

  故事一开头,是老旧小区“文明家庭”门牌下,屋里厢的“鸡飞狗跳”。父亲杨远在熬夜赶工中睡过了头,伴随着母亲陶芳喋喋不休的抱怨,手忙脚乱地挤牙膏刷牙。镜头一转,儿子杨莫唇边挂了一圈奶泡,边吃早饭边补昨晚落下的功课。听到丈夫是为贴补家用接零活“开夜车”,所以疏忽了孩子的功课,陶芳语气缓和不少,当得知能赚一千五,她嘀咕一句:“刚好够儿子下个月的兴趣班费。”镜头再次切回客厅,杨莫趁母亲离开的这不到一分钟,就放下作业,玩起了小汽车,眼神却忍不住望向了门口的鞋。

  仅两分钟的剧情,寥寥几句日常对话,就将一对为儿子操劳焦虑,彼此关心却又在教育理念上颇多龃龉的夫妻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映射出当下无数普通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而另一边,儿子杨莫惧怕母亲、贪玩也为之后的“凭空消失”埋下伏笔。资质普通的孩子,一边面对的是母亲高压“鸡娃”式教育,一边是父亲的宽容但敷衍的陪伴,最终选择在邻居女孩的诱导下逃离家庭。

  “我以为自己会和那些传统的父亲不一样,能倾尽所有的时间和爱,陪伴他的成长,成为一名好爸爸……可是我自以为是的爱,还是把孩子越推越远。”儿子失踪后,杨远的独白,道出愧疚与自责。对比母亲陶芳给予孩子的外在教育压力,杨远也在有意无意中消耗着孩子的信任。对大人并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对孩子产生的深重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可能在孩子走失之前,他已经在一次次食言中把孩子“弄丢了”。

  悬疑短剧“集体哑火”?噱头之外更要找准话题发力点

  有人说悬疑题材要以奇情、惊悚抓住观众,可这部《消失的孩子》除了最终落网的性侵罪犯,并没有传统悬疑剧中所谓的“终极反派”“全员恶人”,更没有血腥残忍的犯罪呈现与复杂狡诈的阴谋布局。看似“平凡”“普通”,何以牢牢揪住了观众的心?

  是“剧本杀”的创新叙事包裹下,扎实的现实生活根基。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为罪恶猎奇而生的“模板”,也不是为推理炫技而生的“工具”,而是仿佛就住在我们隔壁、工作邻桌的普通人:大人为生计奔波为家庭忙碌,孩子企盼着在学习玩乐之余渴望家人的关爱。也正因如此,他们所遭遇的家庭问题,也更能够引发广泛大众的共情与思考。

  剧集播放前期,讨论度颇高的,是魏晨饰演的袁午。名校毕业的他,原本有着令人艳羡的工作与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因为沉迷赌博,不仅妻离子散,还连累父母变卖房产还债。由于患上神经官能症,袁午工作受阻,所以当父亲去世后,他一念之差选择藏匿父亲尸体冒领其退休金。从天之骄子沦为藏尸赌徒,他经历了什么?追溯成长轨迹,父母对于其生活起居乃至婚姻的包办、干预,塑造了其懦弱、逃避的个性,间接造成了命运的悲剧。剧集没有用所谓“妈宝男”的标签妖魔化这个人物,而是细腻克制地呈现他在“爱与被爱”中迷失踏错的彷徨与无助,呼应全剧对于家庭情感与教育的主题探讨。

  《消失的孩子》尚未完结,已经有观众直呼找回昔日国产悬疑剧的追剧惊喜。确实,曾有一度,“悬疑短剧”是国内品质好剧的新锐力量。2017年,一部12集的《无证之罪》上线,让观众看到“悬疑短剧”的魅力。2020年,《沉默的真相》《摩天大楼》《白色月光》等更是密集上线,这些剧集都通过案件推理过程试图折射家庭、情感、职场等诸多话题,在观众中收获不错口碑。而“悬疑短剧”小成本、小体量撬动大市场的成功路径,更使其成为影视创作风头最劲的热门赛道。多个网络平台还专门推出针对悬疑短剧的品牌“悬疑剧场”“迷雾剧场”,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演员阵容上均有大幅度提升。

  客观来说,这些短剧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影视剧越拍越长的“注水”风气,通过强剧情、快节奏、重推理的创作模式,带给观众欲罢不能的观感。反过来,其良好的市场反馈,也让平台和制作公司看到短剧的商业价值,从而形成创作的正向反馈。

  然而,繁荣背后亦有隐忧,这些热门作品存在的叙事、主题等问题也在此后的同类型作品中进一步暴露。比如,去年集结段奕宏、郝蕾、祖峰、吴越等一众“演技派”的《八角亭谜雾》,原本备受瞩目,可收官时网友评分仅5.6。过分追求鬼魅氛围的营造,留下故弄玄虚的观感,硬生生将好故事、好演员拖入平庸的境地。而在今年,体量稍大的几部《猎罪图鉴》《重生之门》《江照黎明》等在题材内容上各有突破,但遗憾都“高开低走”。相比于剧集中后段节奏拖沓的观感,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主创安放在角色身上的标签、话题“过载”,反而忽略了现实合理性与主题导向,最终没能令观众满意,草草收场。相较之下,《谁是凶手》《回廊亭》《双探》等剧集在市场激起的水花更小,甚至导致“悬疑短剧哑火”的声音甚嚣尘上。

  在这一瓶颈期,《消失的孩子》未必能够成为同题材的标杆、精品,但它的出现为悬疑短剧创作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当悬疑回归现实的温情表达,未必会折损推理的锋芒与主题的深刻性,反而在大众共情与讨论中,成为深沉向善的正向力量。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