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田野观察:“村村办公司”带来啥变化?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浙江田野观察:“村村办公司”带来啥变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21 16:00

浙江田野观察:“村村办公司”带来啥变化?

  航拍丝瓜络基地一景。 俞国文 供图

  中新网衢州9月21日电(张斌 董易鑫傅飞扬)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的千亩丝瓜络基地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8月开始,手上的农活基本没停过,地里大部分丝瓜已经收完了。”在该基地务工的新昌乡輶輅村村民李健国告诉中新网记者,村里前段时间发了务工费,自己拿到7000多元。

  这场丰收是当地“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探索的最新成果——2021年,新昌乡的10个村分别成立强村公司,与浙江省属国企共同出资成立“共富公司”,在集中开发全乡土地前提下,承接来自该省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千亩丝瓜络基地项目。项目产生的红利,最终以工资、分红等形式精准分配给村民和村集体,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在市场经济大省浙江迈向共同富裕的路上,“村村办公司”的现象已不鲜见。

  今年以来,中新网记者多次走进常山等地采访了解到,上述现象的产生受三农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饱含常山县域整体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系统性、体系化探索,是浙江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背景下农村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握指成拳”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间合作社”折射三农发展之变

  新昌乡郭塘村村书记张荣九年前回村就职时,村子并不像现在这般“满园月季花,游客络绎不绝”。此前,该村并无集体产业,村民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有些“大门一关”去城里打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锐减,农村资源被闲置,空心化、碎片化等问题矛盾日益显现。

  “支撑村庄的生命力是什么?我认为是产业。产业带动整个村庄产生效益,才能促进村庄发展。”张荣对中新网记者说。

  基于三农发展的深刻变化,2020年9月,当地党委政府创新成立“两山合作社”。简言之,这家“合作社”就是将大多数位于农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过去闲置、低效利用的生态资源进行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整合,引入社会资本立项投资,将资源转变为资产和资本。

  张荣所在的村庄便是“受益者”。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我们发现种植月季嫁接所需要的‘荆刺’在村后大山里随处可见,大家便开始合力研究种植月季的门道。”张荣对中新网记者说,村里成立强村公司后,通过土地流转打造了60多亩月季花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后来又通过“两山合作社”流转300余亩闲置土地,用于扩大月季种植面积。

  “‘两山合作社’是常山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也是迈向共同富裕的‘桥’与‘船’。”日前,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如其所言,在常山,新昌乡泰安村将15幢闲置古民居存入“两山合作社”后,吸引上海一家公司投资开发民宿,村集体前三年每年可获10万元固定收益;一家胡柚加工公司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两山合作社”发挥农业产业投资作用,投资2500万元收购该公司30万株香柚树后又返租给其经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常山“两山合作社”助推常山全县180个行政村实现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全覆盖。

  这一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改革在衢州全市推广。目前,衢州全市生态产品金融授信已达到36亿元,通过项目开发运营带动村集体增收3000多万元、农户增收7500多万元。

郭塘村村民在月季培育地忙碌。 董易鑫 摄

  郭塘村村民在月季培育地忙碌。 董易鑫 摄

  “一家公司”凝聚农村发展动力

  如果把“两山合作社”比作农村发展的“金融活水”,强村公司就是“水”里的“鱼”。随着农村碎片化资源有了集中转化利用的渠道,一场“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的探索在常山悄然发生。

  2021年9月,新昌乡“早上好”共富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能集团)、常山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昌乡10个村的强村公司三方面分别出资100万元组成,前二者为反哺农村,不参与分红。

  成立当日,“早上好”共富公司就对接落地千亩丝瓜络基地项目。

  该项目由“早上好”共富公司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新昌乡10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监管,各强村公司参与其中,丝瓜成熟后由“早上好”共富公司统一收购。

  经过4个月辛勤耕耘,1300多亩丝瓜络目前总产量26万斤,并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鞋垫、沐浴用品、床上用品、药用食品以及美容护肤产品等丝瓜络制品,产值超900万元。

  “我老伴儿生病躺家里很多年了,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丝瓜络基地帮忙,有收入也能改善生活。”今年69岁的輶輅村村民李水香对中新网记者说。

  “村村办公司”的现象,在常山有背后的故事。

  浙能集团在常山有多个帮扶项目,双方合作多年;常山和慈溪建立山海协作关系已有11年,两地政府合作、基层结对、企业交流、社会参与等不断深化,新昌乡的丝瓜络基地项目就由慈溪的一家民营企业投资;“早上好”共富公司的名字,缘起于当地“天天早起、事事争先、人人追梦、年年攀升”的“早上好”奋斗精神。

  潘晓辉认为,迈向共同富裕的路上,山区县更应保持“早的状态、上的劲头、好的追求”“起早、趁早、赶早”的意识主动谋变,建立市场化理念,联合强村公司吸引浙江省属国企、山海协作合作方等外部力量,不断汇聚农村发展资源,从根本上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凝聚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常山共有47家强村公司。整个浙江共成立强村公司1347家,2021年总利润为16.85亿元,村均分配收益14.21万元。

常山一处共富果园。 董易鑫 摄

  常山一处共富果园。 董易鑫 摄

  “一种意识”尽揽时代红利

  当农村发展基础资源“化零为整”,当农村运营走向市场化,实现乡村振兴乃至共同富裕才有了系统性、体系化的保障——这正是常山在县域范围探索实践的意义所在。

  在常山县东案乡,一项以“共富果园”为名,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细胞工程”仍在探索。今年49岁的农创客——田蓬村红翔家庭农场负责人郑雨章最近在和农户研究瓜苗培育项目。

  “我现在一共有30亩的瓜棚,其中近6亩用于和浙江农科院、宁波农科院和衢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培育新品种。”郑雨章说,这个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农科院”的模式打造的“共富果园”,不仅能带动农户科学种植瓜果、致富增收,农忙时节还为大批周边农户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年支付工资近30万元。

  同样,常山县青石镇飞碓村也让传统的常山胡柚产业由散户种植向共富果园迭代,实现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大桥头乡新村村298户农户的450余亩胡柚林,通过“共富果园”的多种模式,获得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等多项收入。

  以县域为试验场,常山借“两山合作社”集中要素资源,以强村公司凝聚发展动力,又正探索“共富果园”新模式。这些实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套体系,折射新时代乡村发展所必需的集成意识。

  “共富路上,一个村很难‘走出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补台不拆台’。”潘晓辉介绍说,在浙江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背景下,常山将“两山合作社”“共富果园”作为两项重要支撑,因地制宜引导乡村走上组团发展、联合经营的新路,真正让老百姓从中得实惠,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该省要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

  目前,浙江正聚焦“富民、强村”,以农村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农民就业创业为优先,以农村产权激活为突破,系统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加快推动发展性政策制度向共富型转变,高质高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最近几天,李健国仍在村里的丝瓜络基地忙碌。

  “还有三分之一的瓜没收,要在地里再长长,等十月底才能全部完工。”李健国说,今年,因为丝瓜络的好收成,村里给大伙发了近四十万元,他和邻居已经商量好,明年要继续加油干。(完)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近段时间,国产算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5-10-27 10:33
24日至26日,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2025-10-27 02:40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一座特殊的“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它是全国327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科学家纪念馆。三层楼的建筑,让无数人致敬仰望、驻足流连。
2025-10-27 02:40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5-10-24 10:21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25-10-24 09:57
光明日报海口10月23日电 记者王晓樱、通讯员张阳日前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热带油茶研究团队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进行油茶种质资源收集时,发现油茶新物种——五指山油茶。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确认这次发现的油茶为独立物种。
2025-10-24 09:55
自半导体产业诞生以来,光刻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彭海琳告诉记者,在芯片制造的光刻流程中,“显影”是决定图案成败的核心一步。
2025-10-24 09:54
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24 09:52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其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利于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2025-10-24 09:51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