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西安:民宿“通连”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的新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陕西西安:民宿“通连”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的新实践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09-08 10:12

  “在稻虾田边体验抓螃蟹的乐趣,在果园边摘边吃边拍照,好吃又好玩,有种回到儿时的感觉。”游客林女士已经把寄情山水、享受农家之趣当成了自己新的生活方式,而她得以拥抱秦岭山下“新生活”的桥梁就是民宿。

  长期以来,真正留下游客、增加旅游消费场景、带给游客新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难题。对此,陕西省西安市近年来以秦岭山水和关中文化等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基础,大力增加旅游服务供给,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不仅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深度体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休闲野趣的乡村旅游,而且让更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民宿作为桥梁,连接了都市和乡村,对接了需求和供给。

  让游客爱上民宿不能老靠“土味”

  “一杯芒果冰沙、一杯卡布奇诺,再加两个冰淇淋球。”9月3日傍晚,在西安高新区上班的王女士约闺蜜来长安区太乙驿的一家民宿喝咖啡。王女士说:“以前来这里就是吃吃农家乐、玩玩水。现在还可以看书、喝咖啡,内容更丰富,也越来越洋气。”

  民宿热度的升温,消费群体的扩大,催生着民宿从单一的住宿形态升级为蕴含文化内涵和个性表达的目的地,一些年轻人把民宿当成张扬个性的舞台。“去山里结婚”成为西安不少年轻人的新风尚。

  迎着夏日的艳阳,呼吸着骊山吹来的微风,绽放在田野山间的户外婚礼正在受到年轻人追捧。西安临潼区一家承办户外婚礼的民宿经营者席先生表示:“现在年轻人很有想法,来民宿办户外婚礼的人越来越多。8月到10月我们的档期已经排满了。”

  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等“微旅游”成为新时尚,西安民宿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选择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民宿经营者将“特色”视为自身的旗帜,不再局限于“土味”呈现。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有别于酒店的体验感,只有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情怀需求、社交需求,民宿经营才能摆脱同质化竞争,走得更好、更远。

  以精品民宿创建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升级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部署了完善规划布局、丰富文化内涵、引导规范发展等5项重点任务。《意见》聚焦解决问题、提升品质的思路,为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提供了指导,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期,西安市命名2021年度精品民宿,蓝田县水麓蓝山民宿等12家民宿入选。

  “近年来,我们为鼓励推动民宿提质升级,制定了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标准,对民宿的建筑层高、房间数量、建筑面积、基础设施及服务等进行了相应规定,致力于让民宿产业成为促进旅游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动能。”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西安注重对民宿业的示范引领,借助高品质民宿创建,带动民宿产业发展,助力形成类型多样、特色各异、档次互补的民宿发展格局。

  在政策指引下,不少民宿开始在基础设施、特色化打造等方面下功夫,逐渐走出一条品质化发展之路。位于鄠邑区的唐爵民宿融合了关中老民居建筑和现代设计元素,拥有6个不同风格的私密院落和12间不同主题的Loft客房,还设置有草坪功能区、秋千、篷房、烧烤区、儿童沙池、拍照微景观等,让游客行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此住宿的游客王女士说,“躺在院内的摇椅上吹着微风看日落,与好友悠闲地喝茶闲聊,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十分惬意!”

  此外,西安统筹谋划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比如,2019年2月1日西安市民宿地方标准《民宿基本要求与分级》《民宿示范村服务与管理规范》发布并正式实施,这是陕西省出台的首个市级民宿地方标准。今年初,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文旅政策进万企”系列活动,及时兑现等级民宿、民宿聚集区奖补政策等系列叠加举措,为亟须帮扶的乡村旅游企业与民宿经营户送上了“及时雨”。

  伴随着民宿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一间房、一幢民宿,专程前往一个村寨、一座小镇,感受绿水青山间的田园生活乐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用“民宿+”带动区域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低头闻虫声,推窗见月明,古香古色的农家餐厅、别具风情的乡野茶室,吸引着众多回头客畅游在悠然自得的乡村画卷中。当地桐花乡约精品民宿管家柯先生表示,小院共有14间房,单房价格在600元至2500元之间,客人大多来自西安,有企业搞团建的,有亲朋好友聚会的,也有生日聚会的。从今年4月开始,客人变多了,每个周末几乎都客满。

  以发展民宿产业为路径,西安带动农民创业增收,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民宿集群。一个个具有休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乡村风景道应运而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秦岭北麓、关中环线南侧的半坡地带,有一个红墙黛瓦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庄,这就是西安高新区草堂街道李家岩村。“我们村依山傍水,附近有草堂寺、高冠瀑布、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等环绕,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挖掘民俗文化等,如今民宿和旅游已经成了李家岩村的主导产业。”高冠村党总支书记唐建伟说,美丽环境美了山村、醉了游人,“美丽经济”助力产业落地生根,富了村民。

  “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推进‘民宿+生态、+研学、+康养’等融合发展模式,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从而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西安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挖掘西安旅游资源,大力培育“民宿+”融合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彰显民宿的桥梁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体验。(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