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相聚美丽河北 共享艺术精彩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相聚美丽河北 共享艺术精彩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09-08 10:08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日前,随着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全面启动,期待已久的文化盛宴再次被点燃。河北作为主办方之一,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中音乐舞蹈杂技类、话剧儿童剧类两大类作品,以及文华单项奖评比中的部分剧目在燕赵大地集中展演。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彩剧目在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衡水、邯郸6个城市的10家剧场上演,为河北观众带来一场场难忘的艺术体验。

  8月23日晚,民族歌剧《雁翎队》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艺术再现了“淀上神兵”的抗日故事。演员们饱满的热情、精彩专业的演绎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作为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音乐舞蹈杂技类参评作品中首个出场的作品,该剧大幕的拉开也标志着河北省承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在邯郸大剧院,话剧《深海》再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研发团队殚精竭虑地打造国之重器,为我国核潜艇研发事业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在保定关汉卿大剧院,舞剧《五星出东方》让文物“活”起来,通过深度发掘汉代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独特文化审美,将珍贵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展现在舞台上;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芭蕾舞剧《沂蒙》让观众领略足尖上的艺术,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展演剧目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有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如话剧《活动变人形》《主角》等;有历史题材的,如舞剧《张骞》等;有展现革命精神的,如歌剧《红船》《雁翎队》、话剧《香山之夜》等;还有展示当代行业楷模事迹的,如话剧《桂梅老师》《塞罕长歌》……不仅涵盖了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戏曲、话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涉及京剧、沪剧、河北梆子、曲剧等剧种,让河北群众在家门口领略多样艺术魅力。

  “近期以来,衡水市民的观剧热情十分高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场场演出都是满座,一票难求。”衡水保利大剧院办公室主任侯宏伟介绍,场馆内外节日氛围浓郁,早秋乍暖还寒的气温难掩市民的高涨热情,观众们早早在演出现场等待演出开始。话剧《塞罕长歌》《主角》、沪剧《敦煌女儿》、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演出反响热烈,演出中观众热烈的掌声就是对作品最好的回应。接下来,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芭蕾舞剧《铁人》也将在这里上演。

  在河北唐山,舞台剧《活动变人形》是本次中国艺术节上唐山保利大剧院承接的首个剧目,随后展演的《鲁镇》也同样令人惊喜。

  唐山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涛介绍,两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的剧目丰富了唐山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对承办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演出要求的舞台整改、设备整改,剧院进行了相应安排。同时,剧院策划的“唐人唐韵”才艺比赛也将随着十三艺节同期举行,让群众过足戏瘾。

  无论是再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史场景的《红船》,还是淋漓尽致演绎几代秦腔人命运际遇的《主角》;无论是歌颂三代护林人奉献和奋斗精神的《塞罕长歌》,还是舞绘《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随着十三艺节演出剧目的陆续亮相,越来越多的剧目收到群众点赞,引发群众共鸣,引起社会反响。

  观看完话剧《桂梅老师》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张洁敏久久不能平静。“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这位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张洁敏表示,编剧牢牢抓住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师生如何准确宣讲桂梅老师的“来时路”这个“现在进行时”,通过穿插“一般过去时”(如昆明募捐)、“过去进行时”(如重温誓言)、“过去将来时”(如虎跳思绪)、“过去完成时”(如三天盖房)等往事片段,串联起桂梅老师在教学、办学历程中遇到的来自学生、家长、亲人、同事、社会及个人内心的一次又一次矛盾冲突,用鲜活真实的细节感染了无数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歌剧《雁翎队》和话剧《塞罕长歌》两部剧目作为河北省观众十分期待、呼声很高的作品,打磨提升后的震撼演出让观众眼前一亮,得到了群众和专家们的广泛好评。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戏剧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露霞认为,《塞罕长歌》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书写了三代务林人将荒漠变绿洲过程中的澎湃激情和无私奉献,更书写了伴随着这种激情和奉献的科学理性精神。

  “望着舞台上这群最可爱的人,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生死度外、一往无前?是什么机缘让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王露霞表示,纵观中国文明史,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悠悠岁月里,这些强劲的精神基因,汇成滚滚向前的巨大洪流,已经渗透、滋养、镌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血脉里,成为他们勇往直前的内在潜能,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塞罕坝创造人间奇迹的这一群像,确实堪称“中国的脊梁”。(范海刚 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