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02 20:51

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将军河以水串绿、以绿生水,通过水系串联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建设低碳生态水系。 史玉江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日电(史玉江)初秋时节,蓝天白云下的新疆铁门关市绿波荡漾、花繁叶茂,城中林、林中城、山环水绕,宛如走进中国的江南水乡。

  登高远眺,蜿蜒在城市中的将军河、河上的几十座桥以及绿化带中的座座亭台,宛如镶嵌在绿色长河上的丝带,让整座城市都变得灵动起来。

  黄昏时分,漫步在将军河景观带的游人,欣赏着“塞上疆南城,魅力铁门关”的军垦新城风貌,感慨“十里将军河,清波染绿洲”的迷人景致。

  这座年轻的城市缘何被命名为“铁门关”?城中的河流又为何叫“将军河”?

  将军河以“十八团渠”开创者王震将军“将军”二字命名。 史玉江摄

  《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 史玉江 摄

  铁门关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铁门关是从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坐落在距铁门市不远处、库尔勒市区以北约五公里的山麓中。

  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的“天下最后一关”。

  铁门关的名气,不仅是地势的原因,还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史载,西汉时期,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日前,中新网记者走入其间,眺望峡谷深处,不乏九曲回肠之势的险段。而关驿就设在两座山的夹谷之间,高高的城楼上“丝路雄关”四个大字英姿飒爽。《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

  关驿就设在两座山的夹谷之间,高高的城楼上“丝路雄关”四个大字。 史玉江 摄

  南北疆分界碑。 史玉江 摄

  记者注意到,关旁石崖上“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清晰可见,山坡上保留有屯兵的遗址。门楼一侧的山坡上,还有清代战乱时期留下的弹药洞。

  眼前的铁门关楼台关门虽为1989年修建的仿古建筑,但威严不减。关门右侧的孔雀河依山傍柳,水流潺潺,雄壮与秀柔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意趣。

  “十八团大渠”孕育一座新城

  1950年9月15日,在王震将军的亲自规划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十八团1300多名官兵,在铁门关周边的亘古荒原上兴修水利。

  1951年5月15日,王震将军参加竣工通水典礼。其间,他挽起裤腿,跳进水流中,兴奋地捧起甘甜透凉的雪水。为纪念十八团官兵们的壮举,这条引水大渠被命名为“十八团大渠”。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先后对其进行3次大规模改扩建,现已形成63公里的主干渠,年引水量约1.63亿立方米,灌溉着沿线的44万亩良田。

  2012年12月,从铁门关峡谷南口艾乃孜流出的天山雪水,在“十八团大渠”流淌了60余年的时候,一座军垦新城在这里崛起。肩负着屯垦戍边职责使命的新疆兵团,将这座城市命名为“铁门关市”。在“十八团渠”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流经铁门关市的这段河,被称为“将军河”。

  跨“将军河”的桥铭刻着历史

  “将军河上包括9座人行桥,8座公路桥,5座岛屿桥。每座桥都有一个名字,如胜利桥、军垦桥、为民东桥、为民西桥、三五九旅大桥、安定桥、吾瓦大桥等。”陪同者告诉记者。

  桥上刻有军垦歌谣:“塔里木踏进不想出,变绿洲赛明珠;塔里木踏进永不出,继承者绘宏图。”这些早年流传于军垦战士口中的歌谣,如今成为铭刻在桥上的历史。

  铁门关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党占鸿说,将军河设有20处景观节点绿地及景观小品,建成区绿化面积11.83平方公里,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1%和40.91%。“将军河以水为媒,打造了一个‘园在水中、水在园中’的公园式休闲水系,通过水系串联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建设低碳生态水系。”

  门楼一侧的山坡上,还有清代战乱时期留下的弹药洞。 史玉江摄

  建市近10年来,铁门关市在推进产城融合进程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统筹市域“一区九镇”发展。

  目前,城市建成区扩大到5179.44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约占全师的47%,经济发展引擎作用逐渐凸显。

  从荒原到绿洲,从缺粮少衣到脱贫奔小康……60多年来,传承着红色血脉的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砥砺前行,尽展新颜。(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