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02 20:51

新疆铁门关市山环水绕尽展新颜

  将军河以水串绿、以绿生水,通过水系串联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建设低碳生态水系。 史玉江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日电(史玉江)初秋时节,蓝天白云下的新疆铁门关市绿波荡漾、花繁叶茂,城中林、林中城、山环水绕,宛如走进中国的江南水乡。

  登高远眺,蜿蜒在城市中的将军河、河上的几十座桥以及绿化带中的座座亭台,宛如镶嵌在绿色长河上的丝带,让整座城市都变得灵动起来。

  黄昏时分,漫步在将军河景观带的游人,欣赏着“塞上疆南城,魅力铁门关”的军垦新城风貌,感慨“十里将军河,清波染绿洲”的迷人景致。

  这座年轻的城市缘何被命名为“铁门关”?城中的河流又为何叫“将军河”?

  将军河以“十八团渠”开创者王震将军“将军”二字命名。 史玉江摄

  《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 史玉江 摄

  铁门关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铁门关是从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坐落在距铁门市不远处、库尔勒市区以北约五公里的山麓中。

  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的“天下最后一关”。

  铁门关的名气,不仅是地势的原因,还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史载,西汉时期,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日前,中新网记者走入其间,眺望峡谷深处,不乏九曲回肠之势的险段。而关驿就设在两座山的夹谷之间,高高的城楼上“丝路雄关”四个大字英姿飒爽。《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

  关驿就设在两座山的夹谷之间,高高的城楼上“丝路雄关”四个大字。 史玉江 摄

  南北疆分界碑。 史玉江 摄

  记者注意到,关旁石崖上“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清晰可见,山坡上保留有屯兵的遗址。门楼一侧的山坡上,还有清代战乱时期留下的弹药洞。

  眼前的铁门关楼台关门虽为1989年修建的仿古建筑,但威严不减。关门右侧的孔雀河依山傍柳,水流潺潺,雄壮与秀柔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意趣。

  “十八团大渠”孕育一座新城

  1950年9月15日,在王震将军的亲自规划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十八团1300多名官兵,在铁门关周边的亘古荒原上兴修水利。

  1951年5月15日,王震将军参加竣工通水典礼。其间,他挽起裤腿,跳进水流中,兴奋地捧起甘甜透凉的雪水。为纪念十八团官兵们的壮举,这条引水大渠被命名为“十八团大渠”。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先后对其进行3次大规模改扩建,现已形成63公里的主干渠,年引水量约1.63亿立方米,灌溉着沿线的44万亩良田。

  2012年12月,从铁门关峡谷南口艾乃孜流出的天山雪水,在“十八团大渠”流淌了60余年的时候,一座军垦新城在这里崛起。肩负着屯垦戍边职责使命的新疆兵团,将这座城市命名为“铁门关市”。在“十八团渠”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流经铁门关市的这段河,被称为“将军河”。

  跨“将军河”的桥铭刻着历史

  “将军河上包括9座人行桥,8座公路桥,5座岛屿桥。每座桥都有一个名字,如胜利桥、军垦桥、为民东桥、为民西桥、三五九旅大桥、安定桥、吾瓦大桥等。”陪同者告诉记者。

  桥上刻有军垦歌谣:“塔里木踏进不想出,变绿洲赛明珠;塔里木踏进永不出,继承者绘宏图。”这些早年流传于军垦战士口中的歌谣,如今成为铭刻在桥上的历史。

  铁门关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党占鸿说,将军河设有20处景观节点绿地及景观小品,建成区绿化面积11.83平方公里,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1%和40.91%。“将军河以水为媒,打造了一个‘园在水中、水在园中’的公园式休闲水系,通过水系串联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建设低碳生态水系。”

  门楼一侧的山坡上,还有清代战乱时期留下的弹药洞。 史玉江摄

  建市近10年来,铁门关市在推进产城融合进程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统筹市域“一区九镇”发展。

  目前,城市建成区扩大到5179.44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约占全师的47%,经济发展引擎作用逐渐凸显。

  从荒原到绿洲,从缺粮少衣到脱贫奔小康……60多年来,传承着红色血脉的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砥砺前行,尽展新颜。(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 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