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客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青岛地铁4号线:土建工程完成98%,冲刺年底试运行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客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青岛地铁4号线:土建工程完成98%,冲刺年底试运行

来源:青岛日报2022-08-26 13:02

  车站、区间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机电、装饰装修全速推进,客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地铁4号线:土建工程完成98%,冲刺年底试运行

  记者探访

  从地铁4号线开建时起,家住市北区恒苑小区的刘琳就多了一个习惯:每天上班途中,路过家门口附近建设中的地铁洪山坡(妇儿医院)站时,她都会朝施工围挡里看上几眼,盼望着项目施工进度加快。

  今年以来,随着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起势,贯穿岛城东西的大动脉——地铁4号线进入建设“快车道”。上半年,克服疫情影响,地铁4号线提前实现洞通、轨通、电通、通信通,完成冷热滑试验。这也让刘琳的微信朋友圈更加活跃,浏览新闻时只要看到地铁4号线的消息,她都会兴奋地火速转发朋友圈,“我们浮山后马上也有家门口的地铁了,以后上班、逛街风雨无阻,真是太方便了,幸福生活即将与地铁接轨。”

  作为青岛主城区最大的居住片区,刘琳所在的浮山后片区小区众多,人口密集,但一直没有开通地铁,居民们对早日坐上地铁实现快速出行的需求较为迫切。地铁4号线的启动实施,让居民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地铁4号线车厢内景

  地铁4号线是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也是青岛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推进项目。地铁4号线西起于人民会堂站,东止于大河东站,总体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约30公里,共设25座车站,沿线经过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三个人口密集的行政区。目前,地铁4号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车站、区间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机电工程完成86%,装饰装修工程完成68%,弱电工程完成83%,客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正向着年底试运行的目标提速推进全力冲刺,力争让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早日完成。

  地铁4号线开通后,将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准点便捷、乘车舒适、绿色环保的地铁将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对整个线网来说,这条有着“金腰带”之誉的线路,将把整个地铁线网“穿线成网”,构筑起“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地下客运走廊,在提高青岛公共交通吸引力的同时,也让城市的“生长轴”向更多区域延伸。

  全线装修进度最快车站进入工程收尾阶段

  当前,地铁4号线已进入试运行前的关键施工阶段,车站的机电工程、装饰装修等工作正全速推进。

  灯光调试已经完成,进出站闸机调试完毕准备就绪,电梯等设备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作为全线装修进度最快的样板车站,埠西站的装饰装修、机电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目前正在有序实施工程收尾及联调联试等工作。

  地铁4号线埠西站内景

  埠西站位于辽阳西路与劲松四路交叉口东侧,沿辽阳西路方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二层11米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47.5米,标准段宽为 19.9米,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车站位于市区内,地面空间小,吊装难度大;地下施工空间狭窄,专业分布多、设备管线复杂,接口多,协调难度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中铁十四局青岛地铁4号线机电工程03标项目负责人王栋告诉记者,车站的安装工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块化机房技术、工厂预制化加工等技术,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合理安排各工序施工,减少各专业的交叉影响,加大人力、物力以及机械化投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确保节点工期顺利完成。

  37列客车已到段31辆,正有序展开调试工作

  地铁4号线设有登瀛车辆基地,位于登瀛站南侧,主要承担着4号线地铁车辆的停车、调试、检修及运营人员办公等任务。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内有运用库、检修库、物资总库、综合楼等建筑共14栋,试车线1条。目前,基地的盖体工程、试车线、轨道工程均已完成,正在全力组织机电、装修等剩余工作。

  地铁列车有序停放在地铁4号线登瀛车辆基地。

  地铁4号线共配备37列电客车,采用B1型车,6辆编组,最高时速80公里,最大载客量为1800多人,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鼓形车体,外表更美观,使用寿命达30年,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等特点。整车满足国际上最严格等级的EN45545防火要求,采用43寸LCD电子地图、环保水性油漆、LED节能照明灯具等先进设计,整体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舒适性。该车是青岛地铁首次搭载智能运维系统的车辆,可以实现车辆运行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一位“随车医生”,实时对牵引、辅助、制动等系统进行监视及深度诊断,可对整车及关键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数据支撑,实现车辆运维智慧化升级,最终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服役寿命”的目的,使整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为地铁4号线高质量运营服务提供保障。

  今年5月,登瀛车辆基地迎来首列电客车。目前,地铁4号线全线37列客车已到段31辆,6辆车已上线动联调。记者在登瀛车辆基地看到,地铁4号线列车在轨道工程车的推送下,徐徐完成股道间转换、入库,各项调试工作正有序展开。“在到段的电客车中,已完成动、静调24辆。”青岛地铁集团设备管理部高级工程师王立军告诉记者,将按照试运行节点工期要求,加快推进各项电客车调试任务,更好地保障地铁4号线高质量开通、高水平运营。

  换乘站多达7座,与4条已通车线路互联互通

  在青岛地铁线网中,地铁4号线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因换乘站多,被誉为“金腰带”,寓意它像一条“金腰带”一样,将整个地铁线网“穿线成网”“四通八达”。

  地铁换乘站是轨道交通的客运枢纽站,是连接轨道线网的关键节点,客流呈现高集中性。换乘站数量和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地铁线网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在目前已经开通的6条地铁线路中,3号线、2号线、1号线的换乘站均为4座,8号线北段、11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均为1座,整个线网换乘站为7座。而4号线开通后,与既有的1、2、3、11号线的7座车站换乘,使整个地铁线网的换乘站增加一倍,由7座增至14座。

  7座换乘站包括:人民会堂站(3、4号线换乘)、观象山(市立医院)站(1、4号线换乘)、泰山路站(2、4号线换乘)、海泊桥站(1、4号线换乘)、错埠岭站(3、4号线换乘)、辽阳东路站(2、4号线换乘)、张村站(4、11号线换乘),地铁4号线开通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市轨道交通主干网络成型。

  未来,随着地铁8号线南段以及三期规划线路陆续开通,地铁4号线将与线网中的6条线路、10座车站实现便捷换乘。届时,在全线25座车站中,换乘站将达到10座,占比接近一半。

  在地铁4号线埠西站,工作人员正在粘贴站标。

  既是一条民生线,也是一条旅游线

  与其他线路相比,地铁4号线贯穿新老城区,承载的功能更加多元丰富。作为一条集通勤、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为一体的民生线路,地铁4号线通车后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它是一条教育线:通达市实验初中、市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等11所学校。有了地铁,接送孩子的车辆将大大减少,进一步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

  它是一条就医线:地铁4号线沿线经过青大附院(本部)、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海慈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青大附院(东院区)等8家医院,让居民们看病就医之路更加便捷;

  它还是一条旅游线:途经市南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地铁4号线开通后,市民可乘坐地铁从别有韵味的市南老城,直达山海深处的崂山风景区,领略山海城湾的如画青岛。

  其中,地铁4号线起点站人民会堂站周边景区景点以及名人故居众多,周边有栈桥、天后宫、老舍故居、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骆驼祥子博物馆等多个网红打卡地。终点站位于崂山风景区大河东客服中心南侧。地铁4号线开通后,将实现轨道交通与景区无缝衔接,游客下了地铁就可直达崂山风景区换乘景区观光车。目前,地铁11号线已直通崂山北九水景区,出地铁站后步行150米即到。随着4号线开通,崂山风景区将迎来“双地铁时代”,市区居民可通过线路直达或线网换乘,一路畅达崂山,为景区输送更多客源,为拉动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今年以来,我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在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管理服务再升级、安全应急有保障前提下,通过实施景区免门票政策实现了客流量成倍增长,旅游经济正加速复苏。”崂山风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景区品质提升和服务升级,承接好地铁4号线开通带来的发展红利,更好地服务八方游客。

  交通畅达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大引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地铁4号线构筑起的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将驱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徐泽洲认为,地铁4号线开通后,将进一步提高青岛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车主停驶私家车,选择地铁绿色出行,显著改善胶宁高架、辽阳路等东西向交通压力最大的几条主干道的交通负荷,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状况,有效缓解早晚高峰主城区东西向交通拥堵的局面,提高主城区出行便利度。

  建设者说

  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总经理朱明:

  全面加快后续工程建设

  “地铁4号线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承载项目,作为项目建设单位,我们重任在肩。”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总经理朱明说。

  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地铁4号线跑出了地铁建设的“青岛速度”。为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程关键节点,年初,公司党总支组建党员突击队,班子成员带队,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深入一线,帮助清理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管道淤泥。经过提前筹划、积极动员,38个工点22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年,节后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参建各方昼夜奋战在工地。今年3月疫情突发期间,公司党总支在封控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逆行至封控区内开展工作,帮助现场迅速恢复正常的防疫和生产秩序,组织参建各方持续奋战,全面完成封控区的TBM拆除和隧道清淤任务,有力保障4月28日轨通节点顺利实现。5月30日,地铁4号线供电、通信“双通”仪式在登瀛车辆基地举行,青岛地铁首次实现供电、通信同步“双通”。

  朱明表示,下一步将以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为目标,牢牢把握“安全、质量、效益、效率”四要素,科学统筹施工时序,全面加快后续工程建设,高效推进联调联试、验收移交、运营筹备等工作,全面冲刺地铁4号线年底试运行目标,推动线路早日高质量开通。

  市民感言

  青大附院后勤管理处处长王爱军:

  打通医院周边交通“堵点”

  青大附院(本部)周边停车难、通行难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在就诊高峰期,前往医院的车辆集中出行,不少车辆在江苏路、胶州路、平原路占路排队,排队长龙甚至延伸到东西快速路,形成长时间交通拥堵。

  “地铁4号线开通后,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将得到缓解。可以说,坐上地铁4号线,就坐上了‘健康专线’。”青大附院后勤管理处处长王爱军说,地铁4号线设有信号山(青大附院)站,市民可乘坐地铁到达医院,找到心仪的专家看病就诊,不用再为停车犯难,从而大大节省出行就诊时间。地铁4号线开通后,将极大地改善医院周边交通环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更好地支撑医院推进“无障碍就医”工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周建亮/文 刘栋/图)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