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近200项办税服务厅全量业务可“远程办”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深圳近200项办税服务厅全量业务可“远程办”

来源:深圳晚报2022-08-26 11:43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6日讯 线上远程办理、资料手机提交、音视频双向交互、文书在线下载……如今在深圳,便民化、智能化办税场景随处可见,纳税人仅需手机在手,即可完成全量“非接触式”业务的通办。

智慧税务不断升级,办税服务更多实惠。今年以来,深圳市税务局聚焦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办税便利度、服务获得感,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拉近与纳税人缴费人的距离,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优化智能化办税方式,以更加优质的服务让留抵退税落准落细,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贡献税务力量。

“一站式”办税暖人心 “远程办”成纳税人主要办税模式

进入大厅,经过人脸识别,系统即可识别每一位进厅纳税人的办税需求、预约情况等……8月22日,在宝安区税务局智慧办税厅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传统业务窗口,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办税机,大厅里井然有序。

在智慧微厅前,市民郭先生正与税务工作人员进行远程视频对话。“手指动一动,一次都不用跑,真是方便高效。”郭先生说。

满满的科技感,全新的体验感。在现场,智慧办税厅根据纳税人预约信息,可快速精准指引纳税人缴费人分别到智慧辅导区、智慧微厅等功能区域办理具体业务。

办税大厅不再熙熙攘攘,并不意味着纳税人少了,而是意味着办税效率更高了。去年,深圳税务部门以落实《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契机,打造远程办MAX服务平台,实现“资料手机提交、音视频双向交互、前后台一站办结、区域间协同处理”的办税模式。

目前,“远程办”平台在全市上线运行已达一年,多个区(新区)局设立专门的远程办中心,全市远程办坐席近两千个。如今,该平台服务纳税人34.65万户次,进厅人流量同比下降27%,已成为纳税人替代大厅办税的主要模式。在业务方面,全渠道上线近200项办税服务厅全量业务。在时长方面,平均办理时长约4分钟,仅为窗口办理时长的一半,平均等待时长约2分钟,仅为大厅等待时长的五分之一,办理效率显著提升,办税负担明显减轻。

一条热线听诉求深圳12366服务热线24小时“在岗”

“您好,深圳税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热线咨询员们戴着耳麦正忙碌而有序地回答来电咨询,一旁背景墙上实时滚动展示着深圳税务咨询接听数据。这一幕场景,每天在全市办税服务大厅上演。

“我算是深圳12366服务热线的老用户了,有时一个月要拨打十几次,服务热线把我列入了服务专群,咨询问题更方便了。”深圳某电子商务公司办税人员方先生说。

纳服提质,活力迸发。为了及时解答纳税人疑惑、维护纳税人权益,今年以来,深圳12366服务热线构建了“政策+流程+技术+专线”咨询供给新模式。12366热线与12345热线互联互通、紧密配合,提供7×24小时服务。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深圳12366服务热线话务接听共计129.5万次,网络咨询4.7万次,智能咨询99.5万次,咨询答复满意率达99.95%,发布咨询热点285条,成为协助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问题的贴心“客服”。

一笔退税款撬动生产线 深圳推动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

纳税人之所以获得感满满,离不开税务部门推出的各项“硬核”举措。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一笔笔税惠“真金白银”快速到达企业账上,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充足的现金流,中小企业发展动力增强,助企纾困成效初显。

深圳市伟文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15年无线通讯领域的企业,公司坚持自主技术研发,拥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加之相关原材料短缺,公司资金压力成倍加大。

“艰难时刻,我们接到了深圳税务部门的电话,辅导我们申请了增值税留抵退税。两天时间,700多万元的退税款就顺利从‘纸上’流到‘账上’。这是真正的及时雨、救命钱,极大缓解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上述公司负责人宋继海说。

现金流的充足,解决的不仅仅是公司当前的困境,更是撬动了生产线,使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宋继海说,在支付完供应商预付款及其他货款后,款到货发,充足的原材料加快了企业生产进度,公司经营恢复了活力。

广泛覆盖的政策让大多数纳税人共享政策红利,助企纾困解难成效初步显现。据深圳市税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税务局聚焦不同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其中,规模性退税共惠及近8万户企业,大范围免税共惠及20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大力度减税共惠及100万户小微企业,大幅度缓税共惠及9万户市场主体。

一批创新改革成果落地生根 深圳税收营商环境改革举措28项全国首创

“简”出效率,“减”出活力,“创”出新意。近年来,深圳市税务局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系列服务举措,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目前,深圳已累计出台300多项税收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其中28项举措全国首创,形成了一批具有深圳特色的创新改革成果。

比如,推行税费政策精准推送、汇算清缴数字化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单式”服务等举措,实现税费优惠直达快享,保障“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生根,助力市场主体纾难解困;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十一税合并”综合申报等服务,有效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要素化申报等举措,不断提升纳税人的办税体验等。

改革不停顿,创新无止境。深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税务局将始终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税务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的“幸福指数”。

数读

全力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深圳税务这样做

扎实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今年以来,深圳市税务局持续深入开展“春风行动2.0版”,深化智税服务方式。上半年,依托电子税务局、@深税等平台已向2742万户次纳税人缴税人精准推送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有效实现政策推送“一对一”和辅导提醒“点对点”。

落实组合式

税费支持政策

今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了“纾困30条”等5个“30条”政策措施,其中含15项税费优惠政策。上半年,深圳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达766亿元。

落实中介监督

优服务激活力

截至8月17日,深圳共有已实名的中介机构8172家(其中税务师事务所404家),已实名的涉税从业人员4.2036万人,采集委托代理协议60.1283万份。TSC-5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534家。

开展专项行动

显担当有作为

开展纳税服务体验官项目,招募1022名体验官,开展17期体验,收集意见建议334条,整改优化业务144条;制定《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推出工作举措108条,启动攻坚任务13类;开展“好差评”工作,接受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评价13.8616万次,好评率99.47%,差评整改率100%。(吴洁林建荣 杨心怡)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