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满满中国风!教材插图就该这么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满满中国风!教材插图就该这么画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2-08-24 17:14

  8月2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向社会公布了经重绘后审定通过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示例,包括小学1-6年级数学上册的封面插图和部分正文页面插图,以及多组反映不同年龄段、不同服饰、不同情态的小学生人物形象插图。

  示例插图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网民绝大多数给出积极正面评价。“插图漂亮多了!”“真是舒服,好看,清爽!”“看着亲切多了!”“儿时的味道回来了!”“很好,满满的中国风格!”“终于审美在线了!”“终于换插图了!期待今年秋季的新教材!”还有网民表示,教材插图具有悦目润心、化人育人作用,就该这么画!

  客观地说,教材插图该如何绘制?这原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成规,也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模式,也很少成为大众的共同讨论话题。但是今年5月份人教版数学教材被曝出部分插图存在画面丑陋等问题后,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舆情,也引起了人教社及教育部的高度关注,回应社会公众关切,重新绘制数学教材插图成为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重新绘制插图,首先要弄清楚原版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报,原版数学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不美观向上、不严肃规范、不细致准确三个方面问题,重绘插图就是要纠正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偏差。对此,人教社有关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重绘插图的工作思路及风格特点进行了说明。

  关于重绘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确保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三是坚持大众主流审美取向,清新雅正,简洁大方;四是遵循儿童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图文相融。至于重绘插图的风格特点,则是要实现在整体追求上力求体现“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和“数学味”。

  从人教社公布的插图示例看,新绘制插图达到了上述思路目标和风格追求。比如,原来比较丑陋的人物形象、精神风貌不佳的人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大方、天真活泼、阳光向上的小学生形象;原来一些奇形怪状的服饰、夸张失调的造型、甚至选用不当元素的景象消除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与小学生身份相称的衣着、造型、神态。重绘插图给人的总体感觉正如众多网民评价的那样:爽心悦目、清新雅正、简洁大方,符合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形象,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和大众主流审美取向。

  所有的教材都要体现观点、价值观,要给学生教观点、教立场。同时,所有的教材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都要讲求规范性。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插图,无论是数学科目、语文科目,还是历史科目、地理科目,以及其他科目,绘制选用的插图也无疑具有“价值属性”“导向属性”,也必须具有“审美属性”,好的插图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也承载着价值育人功能,中小学教材插图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插图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能看作是无关美丑、无关教化的他物,而应该把它们视作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对版面设计的美化,对更好实现育人功能的强化。一句话,要充分重视教材插图美目润心、育人化人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作用。

  从人教社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披露的信息看,这次重绘教材插图可谓下足了功夫:成立了由社领导牵头的整改工作专班,从全国范围内遴选高水平绘制团队,编辑团队与绘制团队高效联动、密切协作,开展多轮审校,反复修改完善,同时广泛征集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一线师生和家长的意见。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切实举措,有力保证了重绘质量。

  教材是国家事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中小学教材更是帮助青少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关键载体,关乎亿万青少年的未来、关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编写教材,无论是编写思想、文字内容、版式设计、插图绘制,还是审校把关,各方面都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

  这次教材插图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全面审视和改进教材、包括教辅插图以及编校质量的契机。教材无小事。我们期待并相信,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定能深刻汲取教训,认真查缺补漏,更加精益求精,编写出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高质量教材。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维家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