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新时代“九省通衢”搭建“空中立交桥”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为新时代“九省通衢”搭建“空中立交桥”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2022-08-18 16:30

  2022年8月18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实现安全飞行30周年。至此,南航湖北分公司已累计安全飞行逾156万小时、运输旅客超9500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达106亿吨公里。

  南航湖北分公司,这个1970年就扎根湖北的老基地公司,从1992年8月18日组建起,依托大南航强劲的支撑,始终扮演着湖北航空市场领导者的角色,发挥了主体航空公司的中流砥柱作用,助力湖北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

  30年来,南航湖北分公司机队规模由组建初的10架增至27架,运输保障能力从每日10班次提升到220班次。无论是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央企作用,还是提升市场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南航湖北分公司的发展之路,不仅仅是湖北民航的发展缩影,同时也折射出湖北(武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历程。

  严守底线,“安全初心”永不动摇

  从1970年3月民航武汉运输飞行独立中队组建之日起,南航湖北分公司所飞的机型经历了70年代的苏制里-2型客机、伊尔-14、国产运五,80年代的安24、运七等机型,再到现在执飞波音737及波音787主力机型,公司始终严守安全底线,“安全初心”从未动摇,已实现连续52年无重大飞行事故的安全纪录。

  南航湖北分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强化持续安全,稳步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近年来,南航湖北分公司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实现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岗位责任清单全覆盖;建立“奖惩并用、标本兼治、系统施策”的安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管理与纪检监察等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落实南航“七大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以SMS和安全审计为核心的安全状况科学动态管控机制;坚持“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建设飞行安全、地面安全、综治安全一体推进的安全生态圈,以最严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敢为人先,书写湖北民航史上多项第一

  秉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发扬“勤奋、务实、包容、创新”的南航精神,南航湖北分公司书写了湖北民航史上多项第一。

  1992年,开通武汉第一条国际航线北京-武汉-昆明-万象。

  1995年,执飞武汉天河机场通航后的第一个航班。

  2002年,运营湖北第一架波音737-800型飞机。

  2014年,开通第一条由国内航司执行的武汉直飞洲际航线广州-武汉-莫斯科。

  随后五年内,南航湖北分公司在中部地区运营首架波音787宽体客机,并相继开通武汉至旧金山、罗马、迪拜、伦敦、伊斯坦布尔、纽约国际长航线。服务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助力武汉从“九省通衢”迈向“五洲通衢”。

  央企担当,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南航湖北分公司圆满完成各项重大运输保障任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服务湖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面对1998年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分公司领导和荆州基地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飞抵抗洪前线,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2008年南方雪灾,一线员工奋战十几个昼夜,打通旅客回家路,上演了一幕幕众志成城抗击雪灾的动人故事;

  面对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身处风暴中心,分公司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保障救援包机192班,承运医护人员1.93万人次,为打赢武汉保卫战贡献了南航力量。

  三十年来,南航湖北分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回望来路,南航湖北人倍感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南航湖北分公司将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更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南航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而努力奋斗,为湖北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贡献。(文/南湖)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