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据告诉你,快递背后的经济活力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数据告诉你,快递背后的经济活力

来源:新华社2022-08-15 10:03

  近日,国家邮政局披露一系列快递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512.2亿件和49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2.9%。

  快递业,被称为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当前一系列快递向好数据,折射出我国市场需求加快释放、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态势。

  快递行业回暖态势向好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12.2亿件。根据国家邮政局此前报告,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83亿件,首次突破千亿件。而目前在疫情影响下,全国半年快递业务量仍然超过了500万亿件。

  由此可见,上半年快递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规模在4月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一路上扬,实现了正增长。目前日均业务量恢复至3亿件以上,超去年同期水平。端午假期,快递行业揽收量约9.4亿件,同比增长高达17%;“双品网购节”“618购物节”,快递业日最高业务量超过4亿件。

  各大快递公司也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出市场整体回暖向好态势。其中顺丰控股实现净利润预计在24.3亿元至25.8亿元,同比增长220%至240%;圆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174.24%;申通也终于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净利润1.7亿元至2亿元,同比增长216.20%至236.71%。

  进入下半年,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7月快递行业发展趋势指数环比上升5%,发展规模指数同比上升3.8%;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增长约6.2%,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7.7%。这一系列7月份数据,进一步显示出快递行业回暖向好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表示,进入8月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此外,随着高温天气的缓解,消费淡季临近尾声,终端开工率有望回升,快递市场需求复苏的节奏将会继续加快。

  设施完善助力“快递自由”

  收寄快递已成为百姓日常便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业已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近几年,快递行业的机构设备和通信网络也在不断升级。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邮路总长度(单程)超过1000万公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超过4000万公里,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在“网购”环境下,邮政快递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务电商用户的主渠道,年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

  各种硬件设施的完善也让行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快递寄收也更加便捷。截至2021年6月,菜鸟裹裹用户数已突破3亿,半年内增长1亿,寄快递量持续走高。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2021年人均用邮支出、快递支出和快递使用量每年都在增长,其中2021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76.7件,年人均用邮支出895.0元,年人均快递支出731.4元。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4.12亿人推测,2021年平均每人每月快递量超过6个。

  “快递进村”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快递业务量屡上新台阶,背后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迸发出了巨大的潜力。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2021年,全国农村地区快递包裹收投总量在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120亿件上升到2021年的370亿件。庞大的快递包裹数据背后,是加速推进的“快递进村”步伐和不断增强的农村经济活力,也让人看到了农村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

  快递在推动农产品上行方面的作用也在放大。2021年,全国农村地区快递包裹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快递包裹支撑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2900亿元,同比增长12.4%。大樱桃、无花果、羊角蜜……诸多原本只能在实体店购买的生鲜水果,现在动动手指就能送到家。

  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成为网民网购的“抢手货”。仅“双品网购节”期间,广东化橘红的网销增长率就达240%,秭归脐橙、和田大枣等产品的网销增速也均超70%。

  随着快递市场回暖向好态势,未来快递在促进城乡商品流通、拓展农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监制:唐心怡

  编辑:孙惠

  制图:王亚婧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