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滋养雪域高原 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科技滋养雪域高原 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

来源:科技日报2022-08-05 09:18

  【跨越新引擎】

  一栋栋崭新的蔬菜大棚矗立在318国道日喀则沿线,大棚上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顶光伏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时尚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这些无不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跨越式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科技兴藏不动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西藏自治区科技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科研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主体不断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援藏内涵不断拓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科学普及不断深入,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丰沛的创新资源和坚实的科技力量滋养着这片广袤的高原,西藏自治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风强劲足”。

  攻克核心技术 农牧业实现脱胎换骨

  7月,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唐嘎村,72岁的村民边巴来到自家的“藏青2000”地里给青稞除草,这是他今年从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望着长势良好的青稞苗,他的脸上挂着微笑,嘴里哼着小曲,对科技特派员推荐的“科技种子”心生喜爱。像边巴一样的广大农牧民,多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喜摘“科技致富果”,西藏自治区农牧业“主战场”正告别传统印象中的简单粗犷,展现出它的“精致”与“柔情”。

  农牧业科技工作一直是西藏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西藏农牧业科技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60%以上。经过科技工作者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累计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50余个,实现了以青稞为代表的农作物良种3次更新换代。

  “青稞亩产由和平解放前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380公斤。先后选育出了‘彭波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等畜禽新品种,研发了一批特色农畜新产品,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鑫介绍。

  10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在农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运用,在青稞分子育种、牦牛基因组学、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藏猪遗传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35%增长到“十三五”末的45.6%,农牧业发展贡献率由2012年的42%增长到“十三五”末的55.9%。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西藏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优化创新环境 培育高原科技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战略部署,把人才兴藏放在科技兴藏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创新环境,为人才搭建良好平台。”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王平说。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利用科技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2016年,科技部批复建立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瞄准青稞和牦牛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强化科研攻关,经过5年的建设运行,首次完成了青稞基因组框架图,提升了青稞研究基础水平,摸清了西藏牦牛遗传的多样性,解决了西藏牦牛遗传进化迁徙问题。

  同时,拉萨市还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白朗县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获批建设。西藏自治区还在拉萨、那曲、昌都3地设立自治区级高新区,在阿里措勤等7地建立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成首批4家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建立了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家。

  2021年5月,落地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并正式揭牌,该中心将在四川成都和西藏林芝布局建设研发基地。

  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由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为西藏自治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到2733人。

  出台惠企政策 激发高新技术企业活力

  位于拉萨高新区的甘露藏药是一家传统藏药生产企业,距今已有324年的历史。依托传统藏药的生产工艺,同时引进现代化的制药设备进行生产,甘露藏药已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传统藏药生产企业。

  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甘露藏药建立藏药材保护基地,发展藏药材的种植养殖业,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形成了良性发展格局。现代医学的实验研发,赋予了传统藏医学可量化与科学化的时代特征。目前,甘露藏药拥有符合良好操作规范(GMP)条件的丸剂、散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5个剂型的现代化生产线和一条饮片生产线,具备年产220吨藏成药生产能力。

  西藏甘露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格桑罗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技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主驱动力。甘露藏药通过产品研发,严控质量管理,加强成本管控,积极推广品牌以及深入拓展开发新市场等,做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加大了对园区经济、科技型企业和双创载体的支持力度,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国家创新型县(市)、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38家,其中国家级22家、自治区级35家,“双创”载体入驻企业达到28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78家。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经济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主体。

  目前,西藏自治区各类“双创”载体孵化场地面积达81万平方米,拥有运营管理人员631名、创新创业导师966名;累计孵化企业2814家,其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2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实现就业2.47万人,吸纳大学生就业7056人,创业带动就业2552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展望未来,自治区科技发展前途一片光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来旺杰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继续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下功夫,在培育优秀人才、优化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推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