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8-04 08:46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66.6%受访准大学生非常享受这个暑假

  高考之后的暑假,准大学生们过得如何?有的选择尽情放松,有的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有的在为新学期做准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7名准大一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6%的受访准大学生非常享受这个暑假,74.4%的受访准大学生制订了“计划清单”。对于这个暑假,92.3%的受访准大学生认为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74.4%受访准大学生为暑假制订了“计划清单”

  辽宁本溪的刘珈辰是今年的高考生,已被辽宁科技大学录取。高考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没了紧凑的学习任务,她一度不知所措。但在高中养成的自律性,帮助她很快摆脱了茫然无措的状态。

  刘珈辰现在过得非常充实。致力于在技能习得和个人形象两方面来个“大变样”。“学习了解了吉他、摄影这些一直感兴趣的内容。还学习了化妆、穿搭技巧,还每天上瑜伽课,希望内外结合提升形象与体态。让自己更好地去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河南郑州的余洋是今年的高考生。暑假他过得特别充实快乐,“这个假期我期待已久,早就想好了要从外在到内在全面地提升自己”。

  郭晴晴是今年辽宁沈阳的高考生,已被同济大学录取。“忽然有了一大段空闲时间,我直接放空了好几天。然后就陆续制订了一些计划,给自己‘上发条’”。郭晴晴介绍,假期里每周都有几天进行体育活动。此外,她还练习舞蹈、画画、弹电钢琴。

  调查中,66.6%的受访准大学生表示非常享受这个暑假,也有33.4%的受访准大学生坦言不太习惯,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74.4%的受访准大学生为这个暑假制订了“计划清单”。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刘珈辰认为,这个假期大家在心态方面应该保持张弛有度。“犒劳自己的同时,还要明白,高考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假期怎么过才算有意义?刘珈辰认为首先要开心、舒服。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假期规划,“比如我要改善驼背,调整体态,增长一些知识技能”。

  郭晴晴介绍,她有朋友在做志愿服务工作,带小朋友们参加夏令营,“我也一直想参加志愿服务,这个假期正是好时机”。

  对于这个暑假,92.3%的受访准大学生认为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非常支持准大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进入大学,学生们也逐渐走向独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加公益项目这类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实操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行使权利、承担责任的意识。像我家孩子,我一直鼓励和支持他多去实践,以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投身实践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苏君阳认为,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是辛苦的,这个假期要放松心情、调节状态。“建议同学们放下手机,亲身去到更宽广、更绮丽的山川、江河、草原,去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通过合理安排户外运动来调节身体状态、增长见识”。

  同时他认为,适当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阶段,阅读不再是为了备考,而是转为兴趣主导的自主阅读。这个假期,大家的选择更丰富,很适合推进兴趣阅读。不仅能拓展知识面,更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他也鼓励大家多与同学联系,加强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搭伴做一些有意义的社会调查,或从事一些公益活动。从简单、小型的项目开始接触,这对青年人的心智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到社会价值的实现,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他还特别提醒,在疫情防控管理大背景下,每个家庭要根据当地防疫要求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保证个人安全健康,“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和密闭空间,要更加重视防护”。

  受访准大学生中,9.4%是本科提前批,47.2%是本科一批,22.7%是本科二批,7.6%是高职高专批。男生占3.3%,女生占56.7%。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金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