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8-04 08:46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66.6%受访准大学生非常享受这个暑假

  高考之后的暑假,准大学生们过得如何?有的选择尽情放松,有的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有的在为新学期做准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7名准大一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6%的受访准大学生非常享受这个暑假,74.4%的受访准大学生制订了“计划清单”。对于这个暑假,92.3%的受访准大学生认为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74.4%受访准大学生为暑假制订了“计划清单”

  辽宁本溪的刘珈辰是今年的高考生,已被辽宁科技大学录取。高考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没了紧凑的学习任务,她一度不知所措。但在高中养成的自律性,帮助她很快摆脱了茫然无措的状态。

  刘珈辰现在过得非常充实。致力于在技能习得和个人形象两方面来个“大变样”。“学习了解了吉他、摄影这些一直感兴趣的内容。还学习了化妆、穿搭技巧,还每天上瑜伽课,希望内外结合提升形象与体态。让自己更好地去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河南郑州的余洋是今年的高考生。暑假他过得特别充实快乐,“这个假期我期待已久,早就想好了要从外在到内在全面地提升自己”。

  郭晴晴是今年辽宁沈阳的高考生,已被同济大学录取。“忽然有了一大段空闲时间,我直接放空了好几天。然后就陆续制订了一些计划,给自己‘上发条’”。郭晴晴介绍,假期里每周都有几天进行体育活动。此外,她还练习舞蹈、画画、弹电钢琴。

  调查中,66.6%的受访准大学生表示非常享受这个暑假,也有33.4%的受访准大学生坦言不太习惯,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74.4%的受访准大学生为这个暑假制订了“计划清单”。

  92.3%受访准大学生认为这个暑假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刘珈辰认为,这个假期大家在心态方面应该保持张弛有度。“犒劳自己的同时,还要明白,高考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假期怎么过才算有意义?刘珈辰认为首先要开心、舒服。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假期规划,“比如我要改善驼背,调整体态,增长一些知识技能”。

  郭晴晴介绍,她有朋友在做志愿服务工作,带小朋友们参加夏令营,“我也一直想参加志愿服务,这个假期正是好时机”。

  对于这个暑假,92.3%的受访准大学生认为当张弛有度好好利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非常支持准大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进入大学,学生们也逐渐走向独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加公益项目这类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实操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行使权利、承担责任的意识。像我家孩子,我一直鼓励和支持他多去实践,以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投身实践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苏君阳认为,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是辛苦的,这个假期要放松心情、调节状态。“建议同学们放下手机,亲身去到更宽广、更绮丽的山川、江河、草原,去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通过合理安排户外运动来调节身体状态、增长见识”。

  同时他认为,适当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阶段,阅读不再是为了备考,而是转为兴趣主导的自主阅读。这个假期,大家的选择更丰富,很适合推进兴趣阅读。不仅能拓展知识面,更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他也鼓励大家多与同学联系,加强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搭伴做一些有意义的社会调查,或从事一些公益活动。从简单、小型的项目开始接触,这对青年人的心智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到社会价值的实现,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他还特别提醒,在疫情防控管理大背景下,每个家庭要根据当地防疫要求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保证个人安全健康,“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和密闭空间,要更加重视防护”。

  受访准大学生中,9.4%是本科提前批,47.2%是本科一批,22.7%是本科二批,7.6%是高职高专批。男生占3.3%,女生占56.7%。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金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