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贵州:数字经济助力中国西部山区巩固脱贫成果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贵州:数字经济助力中国西部山区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新华社2022-08-01 15:39

  新华社贵阳8月1日电 题:贵州:数字经济助力中国西部山区巩固脱贫成果

  新华社记者齐健

  偏远山区、贫困落后,这是中国西部省份贵州在很多人心中曾有过的标签。如今,贵州撕掉了绝对贫困的千年标签,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白叶一号”种植基地,正值茶园夏季管护关键期,户外LED显示屏上实时滚动显示着温度、湿度、土壤监测等数据。

  通过基地内安装的数十个网络数字化设备,管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测茶叶生长情况,为科学精准开展茶园管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茶产业是贵州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这一种植基地建于2018年脱贫攻坚时,600万株白茶苗是浙江省安吉县的20名党员捐赠的。

  2012年,贵州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923万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此后,贵州以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的速度推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东西协作……一系列脱贫攻坚举措在贵州推进。

  2020年11月,贵州省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曾经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彻底撕掉了千百年绝对贫困的标签。

  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农技人员在葡萄基地进行无人机植保作业(2021年4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在告别绝对贫困的同时,贵州正走向数字经济之路。适宜的气候、充足的电力、稳定的地质结构,让贵州超前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贵州将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大数据产业和农业结合,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屯上村“白叶一号”种植基地的白茶产量和品质实现了提高,更好地帮助村民增收。

  依托大数据种茶、管茶、制茶、售茶,是大数据技术在贵州加快“进村入户”,给乡村发展带来新面貌、为农民增收增添新动力的缩影,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助力。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通信技术,正驱动贵州的传统工业企业扬起数字经济的风帆,在稳投资、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无人跟随操作,40多台自动导引运输车有序搬运物料,纵横交错的行进轨迹在地面上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是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G全连接工厂给人的印象。这家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轮胎厂,正因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愈加充满活力。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韩洪川说,工厂中物流设备是技术改造的重点,这可以保证现场部件之间的转运达到流畅状态。

  据介绍,以5G专网技术支撑一条完整生产线,实现全工序、全场景的无线工业互联及车间生产调度,达到人、机、料等要素全面互联管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的运维成本。

  AGV无人搬运小车在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G全连接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通过抓实数字产业“链条”、强化产业数字“赋能”,大数据生态正在贵州形成,助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

  在民生领域,贵州大力推进数字医疗,解决边远山区村民“看病难”。

  在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中心卫生院,“90后”全科医生赵龙遇到一位剧烈腹痛并伴随呕吐的病人。因病人症状严重,他立即使用诊室的远程会诊系统,与龙里县人民医院医生实时视频交流了病人病情。

  赵龙参加工作不到两年,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他一边聆听病情分析,一边请教自己拿不准的诊断思路,隔着屏幕,县人民医院医生一一做出解答。经过治疗,病人的情况好转,这让赵龙很欣慰。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龙里县大力推进城乡医疗均质化体系建设,组建了省、州、县、乡(镇)、村五级医疗联动体系,让群众在村里就能看专家,为群众就医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

  贵州省龙里县中铁国际生态城太阳谷5G全感知智能康养社区内的养老可视化平台在运行中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近年来,大数据作为培育发展动力、破除发展困境、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正成为贵州的新标签和赶超跨越的重要支点。

  10年间,贵州经济增速、数字经济增速多次位居全国前列。按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在贵州全省GDP中的占比将达到50%左右,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要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可表示,“数字乡村”正在从理论走向现实,逐步改变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助力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治理差距,为西部地区探索实现共同富裕闯新路。(视频记者:吴斯洋、刘勤兵)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