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山西吕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山西吕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8-01 15:28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山西吕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山西吕梁通过一揽子措施的落地,扭转吕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落后的局面,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期盼。 高瑞峰 摄

  中新网吕梁8月1日电 题: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山西吕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作者 高瑞峰 范丽芳

  “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拿出5亿多元,保障提高教师待遇措施的落实落地。”8月1日,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介绍。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不少家长将子女送到太原、晋中、运城等地上学。

  稚气未脱的孩子外地求学,家长奔走于家庭所在地与孩子求学地之间,来来回回,过着候鸟迁徙般的生活。宋丑侯就是这样一位“候鸟家长”,来自吕梁山区的他,将女儿、儿子送到省城太原上学。他说,“我初中都没有读完,要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山西吕梁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高瑞峰摄

  “身边有很多孩子到外地上学,高中、初中、小学都有。大部分家庭会有一位家长陪读,要么买房,要么在学校周边租房。”宋丑侯说。

  生源外流,打破了吕梁基础教育的平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坦言,“上好学校难”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在此背景下,2021年,吕梁出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从补齐义务教育资源短板、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提高教师待遇等13个方面,整体提升教育水平。

  投资6亿余元新建吕梁一中;全市教师绩效工资普遍增长20%,19所重点建设的高中,教师绩效工资按总量2.5倍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城乡教育,整合撤并农村薄弱学校,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设立教育发展基金……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在2022年全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教育是关乎吕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推动吕梁不断向现代化教育强市迈进。吕梁市市长张广勇赴新建、薄弱学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山西吕梁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构建起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图为山西临县某中学图书馆。 高瑞峰 摄

  “在教育人才引进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到吕梁公办中小学任教,可直接录用入编,提供人才公寓,并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赵雪宏说。

  2021年,吕梁市直初高中学校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2022年,吕梁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改革管理体制,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引进优秀团队等,下大力气办好办强公办学校,持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赵雪宏说。

  通过一揽子措施的落地,扭转吕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落后的局面,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期盼。吕梁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构建起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让吕梁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教育资源。(完)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