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建国家版本馆 保藏赓续中华文脉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中国建国家版本馆 保藏赓续中华文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7-31 09:53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中国建国家版本馆 保藏赓续中华文脉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作为中国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中国国家版本馆30日开馆,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构成“一总三分”的馆藏体系。总分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7月23日,杭州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落成。 中新社记者 钱晨菲 摄

  何谓版本?版本馆里展什么?

  在中华版本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版本的载体千变万化,从早期刻符甲骨到“知识之舟”的纸质书,再到新兴数字媒体,陶石、兽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等都是版本的载体。尽管版本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承载信息、传播知识、促进交流的作用始终不变,是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而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取广义概念,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图书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可称为“版本”。中国国家版本馆的保藏范围目前有十大类。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开馆展品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上万件展品。中国国家版本馆的重要功能就是征集出版版本资源,工程建设3年来,面向全国58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和1万余家报刊出版单位,从2020年起按照每种4份的新要求征集出版物版本,同时征集保藏一份数字版样本。

  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介绍,总馆规划的展览有“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以及“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书房和文瀚厅两个精品陈列,以及北区库房地下一层和洞库特色库展,构建融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特色展陈体系。

  西安分馆结合陕西文化特色,设置了《赓续文脉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杭州分馆包括“潮起之江——‘重要窗口’主题版本展”“盛世浙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等四个主题展览及一个数字展厅;广州分馆设置了“千秋写印华夏有章——中华版本概览”等四个常设展览和“互鉴千年融通未来——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版本展”等三个专题展。

  “一总三分”构建中华版本保藏传承体系

  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依山而建,历时三年。建筑面积达9.95万平方米,保藏区(含洞藏)面积达5.2万平方米,整体风格如一座传统园林,亭、台、楼、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大型建筑依山而上,耸立其间。馆内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星空穹顶、洞库拱顶的飞天壁画等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随处可见。

  杭州分馆文润阁毗邻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总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计13个单体。山环水绕中,南阁、绕山廊、长桥、文润阁、北阁等建筑点缀其间。由龙泉青瓷拼成一扇扇高十余米的屏扇更让人眼前一亮,处处透露出宋韵的雅致。

  西安分馆文济阁总建筑面积达8.25万平方米,主体为高台建筑,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汉唐风格。低处池、林衬托,远处高峰耸立,其间文济阁气势庄严,呈现山水交融、馆园结合之景。

  7月30日,广州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图为航拍广州国家版本馆主楼“文沁阁”。(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州分馆文沁阁则是一派岭南风光,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建筑群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构思,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递进,传承中华传统礼轴形制,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

  “一总三分”,东南西北互为呼应。这样的中华版本资源保藏体系旨在确保文化安全。3个分馆是中央总馆的异地灾备中心,总分馆版本相互备份、异地保藏,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秦朝的石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构筑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就是着眼于中华版本资源的永久安全保藏。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意义。盛世重版本、藏版本,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刘成勇说。(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