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申请留学:“软实力”助你脱颖而出(留学伴君行)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申请留学:“软实力”助你脱颖而出(留学伴君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7-21 08:53

  申请留学:“软实力”助你脱颖而出(留学伴君行)

  本报记者 周姝芸

  日前,启德教育发布《2022中国学生留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指出,多国高校注重申请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趋势。相较于考试成绩、院校背景等“硬条件”,“软实力”指的是申请者的哪些能力?学生又该如何提高软实力以保证被成功录取呢?

  软实力体现学生综合素养

  “在申请留学时,我们通常将学生的院校背景、专业绩点、各类留学考试的成绩等合并称为学生的‘硬实力’,而实习工作经历、科研竞赛、课外活动、面试表现等个性化经历则属于申请学生的‘软实力’。”托普仕国际教育业务总监李开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一般而言,当申请学生的各项成绩达到学校的硬性要求后,软实力的强弱对于能否得到招生官的青睐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申请排名靠前的学校时,竞争更加激烈,软实力能体现出学生较强的综合素养。”

  叶森是法国SKEMA高等商学院企业金融专业的一名在读硕士生,回想起自己的申请经历,叶森认为,丰富的课外活动、实践经历为自己申请成功加分不少。“本科时我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学习企业战略,因此是跨专业申请金融项目。我的申请过程包含提交简历和两轮面试,简历中我展示了自己做学联主席时组织的社团活动、在波尔多创业做葡萄酒贸易的经历,面试时招生官对此很感兴趣,提了不少问题。”

  记者注意到,学生的软实力正越来越成为海外院校在录取时的考察重点。据《白皮书》统计,以美国为例,排名前30的大学本科录取中,更偏好录取拥有4—5种竞赛奖项或学术荣誉的申请者。不少被成功录取的学生虽在考试成绩上并不抢眼,但凭借丰富、立体的个人经历,同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英国本科院校申请中,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商科管理专业等,申请者的成绩大多高于硬性要求,因此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一些院校的热门专业会增加面试环节,希望通过学生的软实力展示更全面地了解其特质。

  “考查学生”也是“考查校友”

  “除了分数,软实力同样能够体现申请学生的学习能力。”李开会解释说,“以申请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如果申请者在校拥有科研项目经历,能够以此体现自己编程、数学建模等能力,那么招生官完全可以据此评判出学生的学术水平。如果申请者曾在券商公司实习且表现不错,招生官便有理由相信该学生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

  软实力还能展示申请者对该专业领域的学习热情。叶森跨专业成功申请到企业金融项目,正是得益于自身的创业经历。“和系主任面试时,我讲述了自己在波尔多做葡萄酒贸易的故事,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参与项目现金流管理,我掌握了金融相关知识,对有价证券也产生了兴趣。此外,这也向招生官证明了我拥有实践经验,申请跨专业学习绝非一时兴起,我对学习这门专业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

  面试时,叶森还被问及平时的兴趣爱好。“当我告诉系主任我平时的爱好是摄影时,他眼前一亮,当时我心中便觉得‘有戏’!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培养些个人爱好,作为学生既要读好书也要爱生活。”对此,李开会补充说,“部分海外院校考察学生的兴趣、特长时,很看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很多学校十分看重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否具有冒险精神,等等。尤其对于竞争激烈的名校来说,除了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招生官一定会更多关注申请者的思维与个性,以此来评估该名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换句话说,学校不只是考查一个学生是否应该被录取,也是在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成为该校校友的能力。”

  有的放矢兼顾软硬实力

  不同专业的申请者,提升软实力的途径各不相同。李开会建议说:“对于商科学生,常见的途径有参加商业运营比赛或参加实习,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如果有行业知名公司的实习则是锦上添花,能给申请者加分不少。”对于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科研项目并尝试发表论文,项目质量高低、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都会拉开竞争学生间的差距。

  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由于在校学习时理论课程较多,可以多参加校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艺术类专业学生除了参加行业实习外,若有艺术作品参加大赛,也可以为申请加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看似与专业无关的活动经历,有时也可能带来“惊喜”,助力留学申请。叶森说,他在申请材料中展示了自己担任波尔多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的经历,“学联每年在当地举办华人春晚,我需要分配任务、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完成活动,这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发现招生官对这段有关春晚的经历很有兴致时,叶森意识到,学校关心的是申请者在此过程中的个人成长与收获。

  就读于北京一所国际学校的陈冰(化名)在今年申请季中,成功被美国布朗大学物理专业录取,圆梦藤校。在申请材料中,陈冰列举出的课外活动经历非常丰富,除了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他还做过社区和留守儿童学校的志愿者,同时还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定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启德留学相关专家建议,“重规划、少刷分”的录取倾向在未来申请中会成为常态。尤其对于竞争激烈的院校和专业,学生务必要提前规划不同阶段的发力方向,有的放矢兼顾软硬实力,才能让留学路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