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媛)2022年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已过,我们迎来了“后冬奥时代”。
北京朝阳作为双奥之区,在传承和弘扬冬奥遗产一直在努力。北京市朝阳区体育局副局长韩红表示,“目前区内有15家的冰场,3家室外雪场,每年会有7家场馆开展冰雪嘉年华活动,会邀请一些冰雪明星参与到赛事活动之中,冰雪运动已经实现了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跨越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北京朝阳还通过组织家庭冰雪体验会、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冰雪运动,目前参与人数已达20余万人次。而冰雪进商场也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更多的冰雪装备、餐饮、文创等周边的消费。
而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何去何从,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焦点。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向我们透露了四个字:大有可为。
他表示,场馆通过技术创新和空间改造,将打造四季运营、持久利用、业态多元的综合性场馆。“冬奥会以后水立方将会按照水冰转换、冰水双轮驱动的既定策略来组织它的赛后运营。南广场地下冰场作为冬奥会重要的场馆遗产,今年将会成为既能够体验冰上赛事,冰上运动项目,又能体会水上项目的唯一的一个这个冬奥场馆”
据了解,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打造成为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实现赛后高效可持续利用,满足群众参与冰上运动的需求,努力成为中国冰雪的亮丽名片
北京市朝阳区残联组联部主任解旺树表示,“本届冬残奥会不仅将办赛水平提高到新阶段,更留下了丰富的奥运遗产,为朝阳区乃至全国残奥运动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朝阳区乃至整个城市全面提升了无障碍环境。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大力提升了无障碍建设。”
后冬奥时代,双奥朝阳的“冰雪奇缘”仍在继续……传承奥运精神,朝阳正在路上!
(视频部分图片来自光明图片 联合制作:北京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