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准干部人才是关键,基层组织是堡垒,产业发展是推动力等重点,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选好干部、建强组织、发展产业,以实在举措,强大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配强干部人才“攻坚队”。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乡村振兴呼唤具备真功夫,硬本领的干部人才。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锤炼干部人才生力军的“练兵场”,充分利用挂职锻炼、选派第一书记、干部交流等有效形式,把品德优、业务精、能担当、口碑好的干部人才选到乡镇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要坚持“治穷”选能人,“治乱”选硬人,“振兴”选贤人的原则,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要吸引创业大学生、成功人士、退伍军人等能人回归,登记造册,纳入人才库,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治理、村务管理、群众服务等工作,发挥好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攻坚力量。
筑牢基层组织“桥头堡”。基层组织是一座堡垒,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探索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新模式,充分依托“党建+”理念,健全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搭台唱戏”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加大村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规范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执行规范化、任务落实规范化、保障配套规范化,增强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特别是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蓄足产业发展“动力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要以群众致富增收,过上好日子为奋斗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地方特色,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发展壮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做优新产业、做强优势产业;要确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技术革新,打造智慧型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农业产业根基;要壮大集体产业经济,统筹各类资源,健全利益机制,大力推行“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模式,舞出带动效应,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赋能乡村振兴。(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