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拓产业新版图 厦门多端发力发展元宇宙产业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开拓产业新版图 厦门多端发力发展元宇宙产业

来源:厦门日报2022-07-06 15:45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即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应用在哪些领域

  -5G、VR/AR、Mini Led显示等

  -工业领域

  -动漫、游戏、人工智能等领域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李晓平)元宇宙,这个来自科幻小说的名词,如今已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其被视作一把开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钥匙”。

  本期深读,我们聚焦厦门在元宇宙领域的一些创新实践——从硬件到软件,不少元宇宙相关应用中,闪耀着“厦门智造”的力量。同时,在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市元宇宙产业联盟、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成立,建圈强链,抱团发展。通过这些实践,我们能感受到元宇宙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魅力,以及这座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布局新赛道的努力。

  硬件端

  打造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实现计算、感知等功能的智能设备和基础硬件是元宇宙产业链的重要载体与底层基础,硬件技术使虚拟和现实间的边界模糊化

  人们如何进入元宇宙?至少目前来看,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终端是“入场券”,它们也被视作元宇宙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今年5月举行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展示了可实时翻译的新款AR智能眼镜,这款眼镜帮助人与人之间实现无障碍交流与沟通。

  鲜为人知的是,AR眼镜离不开一个小小的元器件——FPC(柔性电子),这个元器件就来自于我市的弘信电子。不仅谷歌,还有其他元宇宙领域的国内外头部企业,均采用了他们生产的柔性电子及传感器。尤其今年以来,FPC在元宇宙硬件入口端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弘信电子董事长李强认为,实现计算、感知、交互等功能的智能设备和基础硬件是元宇宙产业链的重要载体与底层基础,硬件技术使虚拟和现实间的边界模糊化,使人、虚拟世界、真实世界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

  FPC作为电子产品之母,在与元宇宙相关的多种硬件设备上均广泛应用。李强指出,随着VR/AR等设备的进一步普及,FPC的使用需求及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元宇宙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目前弘信电子在元宇宙相关的多个领域均有布局,产品应用于5G、VR/AR、Mini Led显示等。

  在VR产业链中,光学镜头的“隐形冠军”同样出自厦门——玉晶光电旗下茂晶光电是全球领先的VR光学镜头研发生产商,为多个VR行业巨头供货。

  “VR设备效果的达成,必须通过屏幕覆盖人眼所有视角,但因为屏幕离肉眼太近,成像容易产生畸变,这对于光学镜头技术来说是一大挑战。”玉晶光电副总经理陈志明说,光学镜头作为上游核心硬件,直接影响成像优劣。

  抢抓元宇宙机遇的玉晶光电近年加大增资扩产力度,公司在火炬(翔安)产业区投建茂晶光电VR光学镜头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量超千万片。

  元宇宙基础设施中的“厦门智造”还不仅于此。厦企雅基软件打造的Cocos是国内主流的游戏引擎,在全球拥有超150万名注册开发者。腾讯、网易、任天堂、育碧等均已使用Cocos引擎开发游戏产品。

  “所谓游戏引擎,我们可把它理解为类似Office或者Photoshop一样的工具软件,为开发者赋能。”雅基软件CEO王哲说,通过Cocos,开发者可快速生产代码、编辑资源和动画,最终输出适合于多个平台的游戏产品。

  软件端

  把工厂装进元宇宙

  所谓数字孪生,就是对照现实世界,1∶1再造一个数字世界。它最直接的作用是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和防范风险

  元宇宙有什么用?在工业领域,多家厦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把工厂“装”进元宇宙,使管理和决策能力呈几何式提升。

  所谓数字孪生,就是对照现实世界,1∶1再造一个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与之对应的数字世界形成两大体系平行发展,也就是感知数字“双胞胎”。有了这个“双胞胎”,人们可以进行拟真、推演,在数字世界中找到对物理世界优化的最佳方案。比如,预测某个生产工序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问题,单靠人力巡检,往往效果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底座技术,在数字世界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就可帮助现实世界进行精确决策。

  厦企汇利伟业是“数字孪生”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公司服务客户包括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建、美的集团等。在公司总经理梅汇伟看来,数字孪生最直接的作用是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和防范风险。

  梅汇伟以公司在钢铁冶炼行业的一个应用为例:钢铁冶炼有道工序环节叫“转炉吹氩”,传统工作流程中,多由人工现场盯,不仅劳动强度大,且钢水温度高达1600℃左右,有飞溅到人身上的风险。而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数字化钢包吹氩AI智能分析系统,结合行业专家经验,精准自动控制钢水液面“开眼”(沸点)面积,有效控制吹氩的压力和时间,从而把人力释放出来,并提高生产管控效率。

  “‘两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的高层次结合)备受关注。但现实往往是,懂信息化的人不一定熟悉专业,懂专业化的不一定了解信息化,二者存在鸿沟。”在梅汇伟看来,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将助力打通“两化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帮企业更透彻地了解设备或系统,更快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实现企业业务经验的数字化、直观化表达。

  用户端

  新技术解锁交互新体验

  每个数字藏品拥有唯一序列号,既不可篡改也不能互相替代,这有助于解决动漫产品个性化需求和版权认定等

  在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元宇宙领域,厦企也频频出招。造梦科技是国内最大的VR社交游戏平台,其主打的产品《梦境世界》已成为国内玩家最多的VR社交游戏。不久前,厦企蚂蚁特工为国际某知名运动品牌打造了一台AR试鞋机。这一设备的底层算法由火山引擎与蚂蚁特工共同研发,用户只需对着机子,就能将虚拟的鞋子“穿”在脚上,实现增强现实的交互操作,即刻过“足”瘾。

  蚂蚁特工是“AR+营销”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公司总经理林志坚看来,疫情推动了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移。“越来越多品牌方希望借助AR营销提升趣味性和交互性”。

  “虚拟数字人”服务品牌营销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如厦企甚妙动漫参与打造的家居行业首个超写实虚拟数字人“金婵紫”近日宣布入职金牌厨柜。按照规划,“金婵紫”未来将以明星员工的身份,亮相各家居展会和发布会等,架设起用户与产品研发间沟通的桥梁。

  当博物馆遇上元宇宙,逛展则有了新玩法。咪咕动漫基于T。621标准(我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和5G、XR技术,助力厦门市博物馆打造了文博元宇宙应用场景“大厦之门敢拼会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斩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在该展览的“鹭江号”中,市民坐在座位上,就能回到20世纪80年代,尽览鹭江两岸风貌,通过新旧对比,感受经济特区的巨变。

  此外,我市多家动漫游戏企业进军数字藏品。在业界看来,每个数字藏品都用区块链技术确权,拥有唯一序列号,既不可篡改,也不能互相替代,这有助于解决动漫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和版权认定等问题。

  政策端

  把握先发优势 加速产业布局

  注重应用引领和场景驱动相结合,是元宇宙发展的关键。成立产业联盟,标志厦门在该领域实现了从碎片化向体系化的转型

  今年3月,《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出台,在基础研发、场景应用、企业发展、产业生态和监管治理提出了五个重点行动,提出厦门要立足实际,打造“元宇宙生态样板城市”和数字化发展新体系。

  按计划,我市力争到2024年,元宇宙产业生态初具雏形,引入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营收上亿元的元宇宙企业,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取得明显进展,对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不止厦门,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也都发布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计划、措施和行动计划。可以说,新一轮元宇宙城市竞速赛已经开启。

  注重应用引领和场景驱动相结合,是元宇宙发展的题中之义。自“行动计划”出台后,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厦门市大数据管理局从元宇宙生态相关的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四个维度,面向全市企业征集元宇宙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经征集了近百个案例,涉及VR、AR、NFT、数字人(应用场景、开发设计工具等)、数字场景(游戏、社交、运动、会展等场景)等领域。

  在政府的引导下,厦企也携起手来,促进协同创新,应用落地。近日,咪咕动漫、厦门信息集团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厦门市元宇宙产业联盟,标志着厦门在元宇宙产业领域实现了从碎片化向体系化的发展转型。联盟吸纳了重点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50多家相关单位,将通过政策宣讲、标准建设研讨、数字藏品发布、项目资本对接等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协同。

  与此同时,我市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在软件园一期(北区)成立。基地由我市30余家企业及研究机构联合共建,将通过实施“元宇宙产业人才培育发展计划”,由共建单位负责人、资深工程师等担任特聘导师,为产业人才授课,着力培养一批符合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我市软件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发力元宇宙创造有利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超1万个,云计算、算力等新基建走在前列;动漫游戏、人工智能、虚拟内容制作及运营等领域也快速增长。业界指出,当前元宇宙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为基础,厦门作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具备发展元宇宙的底层技术、人才储备和先发优势。

  造梦科技研发人员戴上VR设备体验游戏。(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摄)

  发展元宇宙产业 厦门有何优势?

  -厦门动漫游戏、人工智能、虚拟内容制作及运营等领域快速增长

  -全市已建成5G基站超1万个,云计算、算力等新基建走在前列

  -今年3月,《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台,在基础研发、场景应用、企业发展、产业生态和监管治理提出了五个重点行动,打造“元宇宙生态样板城市”和数字化发展新体系

  -我市已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

  -厦门已成立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实施“元宇宙产业人才培育发展计划”

  【观点】

  需求牵引供给

  受制于技术发展,元宇宙仍处于初级阶段。“元宇宙要解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使人沉浸在虚拟世界的体验中,可以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互动、交往。”雅基软件CEO王哲以元宇宙会议为例,理想的画面是:会议开始,多位身处异地的同事立即现身,大家可“面对面”沟通。“不过,目前市面上的应用还较粗糙,离真正的沉浸式交互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现有的企业,多是把元宇宙作为转型的一个方向。”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发起人、厦门市云大物智数据研究院院长祁鲁认为,企业转型元宇宙的驱动力还是在业务需求。“不是从供应方的角度来带动市场需求,而是从需求方的角度来倒逼变革。”

  【记者手记】

  让应用落地是关键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什么是元宇宙?采访中,我们向每位受访者提出这一问题,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较常见提法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虚拟世界总能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也就不难理解元宇宙的火爆。但是,再火的概念,没有应用场景支撑,终究只是“空中楼阁”。我市有业内人士直言,热潮汹涌下,不乏一些企业借元宇宙蹭热点,“我们要警惕‘元宇宙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

  回到现实层面,发展元宇宙,需要“祛魅”,考虑现实情况、基础条件,从底层硬核技术和应用端切入,通过应用场景让元宇宙价值凸显。

  让应用落地,需要紧随技术创新趋势和市场需求快速反应。从厦门政府和产业界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已感受到了这种“快”。而“快反应”的同时也需要“慢功夫”,也就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好产业培育。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