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餐饮业恢复堂食前夜:商家积极准备重拾“烟火”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北京餐饮业恢复堂食前夜:商家积极准备重拾“烟火”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2-06-06 13:24

  6月5日上午,北京市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措施称,自6月6日起,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全市其他地区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控制人流密度,合理保持就餐间距,提倡隔位就座、打包外卖、使用移动支付等无接触方式结算。

  当日下午,北京西城区某商场内一家火锅店员工指着店内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桌椅,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您看我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营业。”

  餐饮企业做好复工准备

  6月5日下午,《证券日报》记者在西城区某商场走访看到,该商场的多家餐饮门店都在门口醒目位置提示可提供外带服务,但堂食均未开放。

  在前述火锅店门口,摆放着少量火锅底料、蘸料等包装食品出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之前就可以送外卖,这段时间外卖量多一些。希望快点恢复堂食,这房租、水电、员工工资都是不小的开销。”

  “全聚德集团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堂食恢复,打好复工复产第一仗。”6月5日,中华餐饮老字号全聚德集团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该人士介绍,全聚德集团所属各餐饮门店压紧压实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人员限流、控制距离、戴口罩、测温验码、消杀通风、健康宝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生产经营场所卫生安全。对采购来源、采购验收、验证、消杀等环节,确保原料采购供应。同时做好人员准备,保证在堂食恢复后,坚持外摆不放松,统筹协调做好人员补充。

  此外,全聚德集团还加强了菜品与服务培训,确保堂食恢复后的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结合堂食服务、外卖外摆服务、158周年营销和新菜单菜品推介,开展服务场景培训,保证恢复堂食后门店服务人员精神面貌饱满。

  可以说,为了能够安全复工,北京市大大小小的饭店都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和相关防疫工作。

  “复工前一天门店食安员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复工准备工作排查表等管理工具,对倒计时项目是否完成及存在问题进行严格检查,物流、供应链、产品、防疫物品等资源后勤部门给予门店复工支持。”6月5日,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复工前,门店需将排查结果上报到质量安全部门进行审核,合格后方可复工。对于尚未接到恢复堂食通知的门店,也将继续通过外卖、自提的方式为周边居民提供服务。

  胡大餐饮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方绪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胡大所有门店的就餐区已做好提前全面清洁和消杀,提前规划隔离桌,降低就餐密度。“采购部根据实际客流情况,做好应急调货安排,确保食材的新鲜,各店营业前进行一次全员岗前防疫标准和服务接待培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各项标准,倡导顾客进行扫码点餐和无接触式买单支付,减少接触,并进一步关注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进行部署”。

  此外,巴奴毛肚火锅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已经开始对门店严格消杀。另外还有多家门店收到了顾客们的订台订包厢的电话。

  对于北京市开放堂食服务的通知,新辣道CEO周鹏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公司在北京约有30家门店,估计能开放20多家堂食,但具体要等所在商场通知。

  “我们堂食停业大概有1个多月,如果重新从外卖转为堂食,公司需要从人员,物料,环境等方面做准备,像是一次餐厅堂食的‘冷启动’。”周鹏辉表示,5月1日北京暂停堂食后,公司在北京的营业额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外卖营业额有所上升,但远远不能覆盖堂食营业额的损失,只达成同期营业额的两成左右。

  “我们也采取了‘自救’措施,加大非堂食业务的开拓和推行,比如外卖、自提、团餐、社群运营、直播等。同时尽可能控制各项成本。”周鹏辉向记者介绍,这1个多月灵活用工性质的员工有所减少,但全日制员工数量没有变化。为了稳定员工信心,公司和员工已做好沟通,全公司上下都在共同应对这样的挑战。同时,业务上多做非堂食业务,尽量增加员工的可工作时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多做员工线上培训。

  餐饮业未来何去何从?

  36天的暂停堂食,对于北京的餐饮企业来说,改变了什么?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主要还是先加大线下业务的营销力度,配合政府的复工复市措施,尽快把堂食业务恢复起来。同时,非堂食业务的力度不会减弱,反而要系统加强,努力让我们的业务模式在堂食和非堂食两方面更均衡,能力也更强。”周鹏辉说。

  “新常态下,非堂食业务将成为餐饮企业收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聚德集团将坚持发力、不断深耕,满足消费者新用餐习惯。”全聚德方面表示,堂食恢复后,全聚德各餐饮门店将继续开展外卖、外摆等非堂食业务,积极组织社群建设、社区团购等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复工之际,全聚德集团还将迎来158岁生日。全聚德方面告诉记者,全聚德集团将开展各品牌系列联合营销活动,大力度回馈消费者。接下来,全聚德集团还将推出多项强化措施,促进餐饮线下堂食业务的加速恢复。

  而在西少爷创始人孟兵看来,恢复堂食有利于餐饮企业尽快取得营收上的“回血”。

  “北京堂食的恢复预示着疫情已经得到非常好的管控效果,未来随着整个堂食的全面开放预计将迎来新的一波‘报复性消费’。”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上海等城市堂食的恢复无疑是对国内餐饮行业的一个新刺激。

  朱丹蓬表示,疫情期间,全国的餐饮行业都陷入了非常艰难的时刻,很多餐饮企业在实施自救策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客户黏性,也提升了企业线上服务的软硬件能力。对于国内餐饮业来说,未来将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线上与线下资源互融共通及短板互补。(证券日报 记者向炎涛 见习记者 王君)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