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基理】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大国基理】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2-05-19 20:32

  作者:张紧跟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又是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直接影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基层治理创新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补齐短板,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以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结构与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基层治理的难度前所未有。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与区域之间的人口快速流动,使得主体多元化、利益复杂化、社会陌生化和需求多样化成为基层治理所要直面的社会情境急剧增加,基层治理的难度前所未有。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企业、社会组织、村(居)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顺应这一变化,基层治理理念必须超越“单中心”的管理思维,转向“多中心”的合作治理思维。最后,基层治理的成果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因此,基层治理必须健全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治理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既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过程中,党建引领既是落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的内在要求,又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实现机制。这是因为,党建引领不仅有助于破解当前基层治理实践中存在的政府内部的碎片化问题,而且可以发挥党组织的枢纽性优势形成多元共治的合力,从而在打造“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中型塑“多元共治”。只有找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发挥政府治理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和群众参与能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为此,党建引领要调动基层治理的共建力量,补足基层治理的共治短板,夯实基层治理成果的共享机制。

  简言之,迈入新发展阶段,基层治理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组织嵌入转向功能嵌入,凝聚起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治理合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型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促进基层治理智能化

  促进基层治理智能化,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应有之义。首先,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与社区智慧化治理在多元主体治理、服务利民、监督创新等方面实现了有机结合。“一门式、一窗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见面审批”服务等基层治理中的改革创新举措,已经让广大民众切实体会到智慧治理的便利。其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智慧治理技术的优势已经充分显现。一些城乡基层社区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来摸排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区域,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病毒溯源并快速切断传染源。最后,基层网格化管理不断凸显出智慧治理的功效。近年来,各地依托信息网格技术建成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在精准把控和防范各类社会风险、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积极效用。

  显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不仅有助于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而且有助于实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标。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须立足技术驱动、人才支撑以及制度供给三大环节。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