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地方,琐事众多。特别是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各种文山会海、各地督查考核、各式数据报表、各类微信转发等日常“工作”。因此,基层干部必须摆正心态,强化能力,严肃作风,始终保持“up”的状态。
改变政治追求,干事热情要“向上”。基层是干部成长的“大熔炉”,基层干部是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者。在当下,有的干部将基层作为“镀金”的“跳板”,甚至有的将基层服务年限视为晋升道路的“绊脚石”、人生理想的“紧箍咒”,面对群众缺乏热情,面对农村缺乏感情,面对工作缺乏激情。基层干部应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吃苦,从思想上彻底转变个人政治追求,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但必定有我”的正确价值观,摆正心态,潜心积累,脚踏实地,一心扑在为民服务上,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提升实干能力,为民意识要“向上”。“要想锅里水烫,必须灶里火旺”。只有实干和苦干,在基层尝心志之苦、受筋骨之痛,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成功的喜悦、党性的淬炼。基层干部要主动的走出政府大院、走出办公室大门、走到群众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宣讲政策、收集民意、倾听民诉、解决民困。在将政策宣传到位的同时,要将民意带回办公室,根据民情,因地制宜,为民谋项目、谋发展、谋福祉;在面对群众诉求时,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不敷衍,如此方能成大事。
完善考核体系,担当作为要“向上”。在考核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好“望远镜”,坚持从群众中了解干部的作风,通过群众的满意度来测评干部的工作成效;更要用好“显微镜”,加强与干部面对面沟通,了解干部的思想,让埋头苦干、担任尽责的干部受到激励,更要让“无为而治”的干部受到警醒、红脸出汗,激活基层苦干实干的“一池春水”。(郭庆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