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自信开放,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人民观点)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自信开放,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人民观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4-15 10:04

  自信开放,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人民观点)

  ——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③

  本报评论部

  四海宾朋看到了生机勃发、自信从容的中国,也对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有了愈加丰富立体的感知

  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砥砺前行,激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万丈豪情,我们一定能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冰篮转换”,精简火炬接力规模,由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志愿者和运动员共同完成4场精彩纷呈的开闭幕式……回眸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大道至简、举重若轻,简约、安全、精彩,尽显大国的非凡气度与自信开放。透过体育的精彩叙事,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国,一个意气风发、脚踏人间正道的中国,全方位呈现在世人面前。

  冬奥盛会,一场冰雪的盛会,一次精神的升华。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激励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其中,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

  冬奥之约,中国之诺。筹办冬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张国力的综合考卷。广大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参与者以辛勤付出、坚强毅力、巨大勇气,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交出了令世界赞叹的答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北京携手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结出累累硕果,充分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文明盛会。从充满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冰雪元素完美融合,闪耀冬奥舞台,写下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当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当19首世界名曲响彻鸟巢、同神州大好河山交相辉映,四海宾朋看到了生机勃发、自信从容的中国,也对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有了愈加丰富立体的感知。

  把“你”“我”汇聚成“我们”,北京冬奥盛会架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和人民联系、沟通的桥梁。不管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工作人员、志愿者,人们因对冰雪运动的热爱跨越山海相聚一堂,一起拼搏、共同成长。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选手们一起安慰受伤的日本队运动员;冰壶混双循环赛后,中国队选手范苏圆、凌智为对手送上“冰墩墩”徽章;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汉娜·福尔哈伯“晒”出与志愿者和队友的合影,称这些是她的“最爱时刻”……相互激励、友好互动的故事不胜枚举。赛场内外,有全力以赴的较量比拼,也有温暖彼此的慰藉祝福,传递着相通的情感,凝聚起共同的价值。以冰雪为媒,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真诚友善,感受到中国与世界携手向未来的决心和努力。

  这样的瞬间,注定会被长久铭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形成由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份潇洒和气魄,既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更映照着深沉的中国自信。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场馆,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喜庆祥和的“雪容融”,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儿,香喷喷的豆包……当“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中国元素同奥林匹克精神有机相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谱写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佳话,其魅力与影响力必将持久扩散、历久弥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礼花“大脚印”腾空掠过的场景令人难忘;14年后,迎客松造型、“天下一家”字样的焰火定格为新的精彩记忆。时空流转,不变的是一个民族的昂扬奋进、始终向前。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砥砺前行,激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万丈豪情,我们一定能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5日 05 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