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全媒+丨北京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 来听设计团队讲“雪容融”的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新华全媒+丨北京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 来听设计团队讲“雪容融”的故事

来源:新华网2022-03-04 17: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长春3月3日电(记者褚晓亮、姚湜、王帆)走进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的教学楼,顺着楼梯拾级而上,穿过长长的走廊,一个细长的房间里并排摆着两块白板,近百幅“雪容融”的草稿图密密麻麻贴在板子上。没错!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就是在这个房间里诞生的。

  “雪容融”的诞生过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设计者们还有什么期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夕,让我们来听“雪容融”设计团队讲述背后的故事。

  它是“万里挑一”的“灯笼宝宝”

  “设计它用了300多天,给它‘护航’又过了800多天,现在它终于要上班了。”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吴轶博笑着说。

  时间回到2019年1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全部吉祥物有效征集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姜宇帆提交的中国结和红灯笼创意入围,被确定继续深化修改。

  设计室内的“雪容融”草稿图。新华社记者 王帆 摄

  吉林艺术学院立刻组建了由姜宇帆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项目组。“要体现出稚拙感,冬季、冰雪、运动、中国元素,这些都是我们设计的关键词。”吴轶博是团队主要成员之一。

  在设计团队的手稿中,能看到很多设计过程中不同形态的“雪容融”。有的肚子圆滚滚、四肢纤细,有的只有巨大的灯笼头,有的头上还长出了冰晶、鹿角……

  设计团队拿来真的灯笼挂在房间,每日盯着它找灵感。为了勾勒出“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寒冬腊月,设计团队来到室外,捏出一团团的雪球打在墙上,反复试验,再回去画在“雪容融”的脸上,观察效果。一块雪、两块雪?大雪块、小雪块?自然随意的雪块造型,源于设计团队夜以继日地思考完善。

  吉林艺术学院教学楼内的“雪容融”巨幅海报。新华社记者 王帆摄

  2019年9月,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终于跟公众见面。30多个版本的不停精进,一万多幅设计手稿,“雪容融”真是万里挑一的“灯笼宝宝”。

  它在“万千呵护”下茁壮成长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矫强说,吉祥物形象公布两年多来,团队一直在为“雪容融”设计新造型,搭配新场景,制作各种表情包,“雪容融”周边家族不断壮大。

  如今,备受呵护的“雪容融”已成长为“顶流”吉祥物,受到全球各国人民的喜爱。回顾陪伴它成长的过程,不仅有愉悦的绘图设计,还有紧张的“秘密任务”。

  “雪容融”的3D立体模型。新华社记者 王帆 摄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正式公布之前,设计团队需要把“雪容融”的3D立体模型带去北京,交给冬奥组委。矫强承担了“带娃”进京的任务。

  设计方案保密是首要原则。可还没出长春,就遇到了“麻烦”。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矫强紧紧抱着装在密封箱里的“雪容融”们,内心十分紧张。“这是什么东西?”安检人员反复用安检机查看。“就是一个玩具娃娃的模型。”矫强说着,心里十分忐忑。“这个样子的娃娃从来没见过呢。材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安检人员说着,放行了密封箱。

  一起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也让设计者们跟“雪容融”共同成长。姜宇帆如今已经是吉林艺术学院研二的学生,“雪容融”坚定了她深耕设计领域的决心。

  姜宇帆(中)与设计团队成员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受访者供图

  “雪容融”创作团队包含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音乐学院等多个专业方向的老师。“这是我们教学中非常完整的一个设计案例,老师都是‘雪容融’设计过程的亲历者,我们能向学生传授的细节,比书本上的各种案例都更直观,学生获得的也都是第一手信息,非常有价值。”矫强说。

  去吧,去温暖世界!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目前,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的比赛场馆内,“雪容融”已经接替了“冰墩墩”的工作,正式上岗。

  随处可见的“灯笼宝宝”,头顶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和平友谊,头上及面部的积雪则是“瑞雪兆丰年”。“13条灯笼线,13对和平鸽,意指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吴轶博说。

  借助“雪容融”,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设计团队说,着手设计“雪容融”之前,团队详细查阅了冬奥会会徽、吉祥物等资料,了解奥运文化、奥运精神的内涵;广泛查阅中国传统文化、冰雪文化的相关资料,互相讨论加深理解。“雪容融”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

  “冬残奥会马上要开幕了,你们的‘孩子’已经开始上班,有什么话要对它说?”记者问设计团队。

  “希望世界各国人民能喜欢‘雪容融’。”吴轶博说。灯笼有团圆、祥瑞、福气的含义。设计团队希望“雪容融”能借助冬残奥会东风,把温暖和幸运带给各国人民。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