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耕春管正当时:专家提醒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及病虫害防治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春耕春管正当时:专家提醒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及病虫害防治

来源:新华社2022-02-22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春耕春管正当时:专家提醒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及病虫害防治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王悦阳、叶婧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小麦生产已进入春季管理关键时期,春耕备耕农业生产活动也从南向北逐渐展开。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和病虫害防治,对于保障今年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21日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目前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陕西中部、河南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的局部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返青时间较去年和常年均偏晚4天至10天。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钱永兰分析说,因去年秋季北方多雨渍涝,部分地区冬小麦推迟播种,出现晚弱苗比例较常年偏大的情况。但因降水偏多,北方麦区底墒普遍较好,而且入冬以来北方出现多次雨雪天气过程,对冬小麦安全越冬较为有利。

  钱永兰表示,根据气候预测,今年春季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多,对冬小麦返青拔节和产量形成都比较有利,但仍需关注春季气温波动较大等情况。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霜冻,华北黄淮大部气温偏高,部分麦区可能出现干旱、干热风天气;南方大部地区水热条件正常,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

  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应根据冬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未来天气趋势,加强田间分类管理。同时,北方春播区要根据土壤解冻和气温回升情况,适时开展春播。黑龙江降水偏多区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翻耕散墒,以防发生春涝;南方地区则有发生干旱的可能,尤其华南地区要做好库塘蓄水,确保春播用水充足。

  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将进入快速扩展流行期,尤其是汉水流域和黄淮麦区前期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偏大,利于病害发生流行。随着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小麦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控任务也较为艰巨。

  近日,为了及时发动农户做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许增海几乎每天都在地里指导。他告诉记者,小麦越冬期间,土壤墒情好、气温偏高,不利于抑制病虫草害发生,这在苗情偏弱的背景下,为夺取夏粮丰产增加了不确定性。“苗情弱,必须格外注意防寒、防病虫,今年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等防控,确保将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努力提高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强化责任落实,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制定印发小麦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剂安全使用指导意见,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现场培训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这位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尽早下拨小麦重大病虫防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相关监测和防控工作,并督促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确保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